对于美国的通谍,苏联最后不得不将基地撤离。美国无损一兵一卒,便贯彻了自己的主张。
在上述这个例子里,美国迫使苏联采取行动,而达成他们所希望的决定。美国成功的关键在哪里?为什么苏联会采取撤军的行动呢?
谈到这点前,我们再看看另一个例子:越南问题。肯尼迪的下一任总统约翰逊,把数十万军队送到越南,前后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最后却输给北越。北越虽然也很强大,但苏联更强大。可是对于这样强大的苏联,肯尼迪尚能不损一兵一卒贯彻己方主张,得到和平,但是对于小国北越,约翰逊却派出八十万大军,最后仍难逃失败的命运。
究竟,这两件事有什么不同?松下认为,这是领导者做法的问题。肯尼迪有坚定的决心,他不但要求苏联飞弹基地撤离,自己也派出舰队封锁古巴的海域。苏联的船要去古巴,也都受到拦阻,同时,为彻底拦阻,亦不惜向想硬闯的船只攻击。这样一来,倘使这种情况恶化下去,就可能演变成美苏两国的正面冲突,甚至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肯尼迪这个重大的决心下,苏联最后只得将船停下,赫鲁晓夫最后只有宣布说,如果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那么苏联就撤去飞弹基地。至此,事情终未发展成最坏的结果,战争避免了,美国的主张亦得以贯彻。
反观越南的情况,领导者没有断然的决心,只是视战况而不断增派军队,终至深陷泥沼而无法自拔。由此,读者可以明白,这两个事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领导者的决心。肯尼迪的决心,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动摇苏联的政策而使之让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想顺利推展任何计划,最重要的,是时时激发别人达到计划的行动。也就是要时时刻刻地要求别人那样去做。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很多事都要配合,才能全盘成功。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人。
充分了解人情的微妙而善加利用,即使是"坏消息"也可能使人觉得合情合理。
当他人与我们讨论事情时,假如他的态度骄傲,或者有敷衍的情形,那么即使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事,多半我们也会拒绝对方,这是人之常情;相反的,即使对自己没有好处或者是不利的事情,如果此人很有礼貌,而且非常诚恳,往往会使你愿意尝试去接受他,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我们必须认清楚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加以运用,这种训练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