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品类的产品在市场上都面临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于是有一些企业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广告公司身上,更有一些企业在市场出现问题,如销量下滑市场萎缩等等比较严重的为体出现时,才找到广告公司,把广告公司当成了救命稻草。
我们当然要感谢企业对我们的信任。但我要说的是,不要忽略了企业与广告公司之间是“合作”的关系,既然是合作,那么就需要企业在找广告公司之前,必须对自身、对产品、对市场状况、竞争状况、面临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等等做一番深刻的检视,客观而全面地反映给广告公司,便于和广告公司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企业与广告公司各自的角色与身份,哪些应该是企业分内的事情,哪些是需要委托给广告公司代为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广告公司的服务偏向于传播层面,是为品牌提供空中支援,提升广告传播的“拉力”,要求企业对市场营销一盘棋如何布局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深刻检视自身,非常了解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了解市场环境、竞争情况的前提下,适时引进广告公司作为“外脑”,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策略的出台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掌握消费者的真实状况。大量的调研对于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消费行为特点、生活习惯、购买方式等自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调研的误差问题,很多因素会对调研的结果产生干扰,如调查问题的设定是否科学专业、调查方式是否得当等等;另一个是即便调查结果科学可信,完全依赖调查结果作出判断也并不可取,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当年可口可乐推出换代新口味换代产品一败涂地的案例。所以即便有了全面而科学的市场调查,还是需要企业与广告公司一起坐下来探讨商榷,共同论证,就市场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者的状况、产品、行业的运作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企业的优势在于对产品及其竞品相关情况的深刻了解,广告公司的优势在于对于不同品类产品众多成功及失败案例的全面掌握,可资借鉴的东西较多,这样企业与广告公司在观点上会不断形成交流与碰撞,最终一套明晰的思路才会浮出水面。
合作创造合力,合力创造共赢。
广告公司:有所为有所不为
绝大多数中国广告公司服务的客户是中国本土企业。在商品经济的法则和WTO引狼“入世”的冲击下,中国很多本土企业无论是想平定“内忧”,还是预防“外患”,都不具备打“持久战”的资金储备。那些国际巨鳄为了分食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可以用数十年的亏损来为企业做长远的战略部署和品牌规划,试问,刚刚掘取了第一桶金或才完成原始积累的众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正处上升期的中小型企业,他们可以这样做吗?
这是一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平等较量,却面临着被市场法则平等淘汰掉的残酷现实。为中国企业服务的广告公司,是不顾企业实际,把追求所谓专业上的大创意或广告奖项凌驾于广告实效之上,还是顺应市场现状,为企业寻求一种更灵巧更快捷的起跑方式,在前进中逐渐蓄势?
我想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我们首先必须保证客户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强的资金周转,因为这是他们在现阶段最需要的回报,只有在得到这些回报之后他们才有时间和实力扎扎实实做品牌,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