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是靠两相邻组件在主体结构上安装时对插完成接缝的,这样它在构造和连接处理上与单元件式(元件单元式)幕墙有着重大的区别。
在主体结构上安装单元式幕墙的连接件,要1个安装单元(全高或8-10个楼层)1次全部安装调整到位,用连接件的安装精度来保证单元式幕墙的安装质量,即单元式幕墙外表面的平整度是靠连接件的安装精度和单元式幕墙单元组件构造厚度的精度来保证的。
单元式幕墙的单元组件在工厂已将面板(玻璃、铝板、花岗石板)装配好,它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仅在室内一侧操作,因此,内侧必须要有操作空间。这样对楼板与柱外边平齐(或柱外边突出楼板或实体墙)的建筑,如果单元组件在主体结构的连接点布置在柱外时(实体墙面)上,安装时操作难度很大。而当建筑立面上分格必须在柱位时,就要在设计上采取措施在主宽以外楼板上设连接点,使连接点避开柱位。
在柱外(实体墙面)上布置连接点,由于要使1个安装单元(全高或8-10楼层)的所有连接件三向精度1次全部调整到位,就需要用多个吊蓝(例如在实体墙面上安装调整连接件有时要在3个层面,每层配3-5个吊蓝)进行安全调整,这时安装调整连接件用的是工时可能是吊装固定单元组件使用工时的3-5倍。而且由于组件内侧没有操作空间,要求连接件在三向全部达到位置要求的精度,且单元组件上的连接件与连接件的配合要完全吻合才能在吊装时一次就位成功(这很难做到)。如果主体结构上的连接件和单元组件上的连接构件的配合公差偏差稍大,就无法顺畅安装到位。
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连接件除安装精度要保证单元组件的安装质量以外,还要在吊装固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节可能,也就是说连接件要具有三向六自由度(三维移动和3个方向转角)。分两个阶段实施,即连接件在主体结构上安装时的调整和吊装过程中的微调。为保证单元式幕墙外表面平整度,在主体结构上安装连接件时要使Z方向一次完全到位,即连接件安装固定后不能有Z向位移和转角,X、Y各要初步调整 到位,且在设计连接件(单元组件上的连接构件)时,要使它们在安装过程中,在X、Y向能微量调整位移和转角,以使吊装就位能顺畅实施。
单元式幕墙在吊装时,两相邻(上下、左右)单元组件通过对插完成接缝,它要求单元式幕墙用的铝型材不仅外观质量完全符合GB/T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规定,而且还要提出补充要求,即对插件的配合公差和对插中心线到外表面的偏差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单元式幕墙单元组件上的连接件与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连接件的固定与上述相邻单元组件对插同时进行,这样单元式幕墙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元件式(元件单元式)不一样,元件式幕墙质量控制环节为杆件(结构装配组件)制作和安装两三个环节,而单元式幕墙除了控制杆件制作质量外,还要控制单元组件框制作、单元组件组装、在主体结构安装连接件和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连接件 的配合公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之内,才能保证安装好的单元式幕墙外表面平整度等项指标达到幕墙质量的要求,并且使吊装就位能顺畅实施。如果两者配合公差超允许范围, 则单元组件吊装就位就很难做到顺畅,往往要采用一些野蛮方法进行敲、击、迫使其勉强就位。这时连接构件在连接处发生位移,或迫使杆件曲后就位,这样单元组件就产生了装配应力或连接局部(松动),影响安全使用和寿命,同时影响安装后的整体质量,降低性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