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经营运作,管理是核心内容,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在多层的纵向管理和多部门的横向管理中,人员的复杂性和机构繁琐性,往往成为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更灵活,但受到规模,技术、品牌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往往难以突破“分一杯羹”的瓶颈。因此,在经营发展中,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获得利润之外的首要任务。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一种稳定的管理模式,这和企业的传统模式、规模大小、经营范围、企业文化以及领导人自身的水平有关,管理工作没有固定的标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建立一种平衡的管理模式是不无裨益的。平衡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组织与环境之间、组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协调发展,权利与责任相互制约,人际关系与企业制度和谐稳定,组织结构与整体性完全统一,利益与风险达到最佳结合点的双赢的管理模式。
一、为什么企业要建立平衡管理模式?
1、企业运作的风险性。
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从市场到人才,处处面临着竞争,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全盘皆输,必须时刻想在别人前面。余世维曾说:凡是你忘掉或想不到的事情,你的敌人会告诉你。因此,避免或减少风险,必须在管理上做出调整。
2、员工的流动性。
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工作对象的调换,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和工作方式的不适应,但如果导致企业的利益受损或经营模式的改变,的确是得不偿失。因此,保持企业内部稳定,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需要一种平衡模式。
3、时代的进步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场新的企业变革迫在眉睫,实践证明:谁先改革谁生存,谁先进步谁强大。而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管理模式正迎合改革的需要,它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
二、企业的平衡管理模式的划分和基本内容。
(一)、企业的平衡管理模式从体制上可以分为职位与权力平衡、职位与责任平衡、流动平衡、待遇平衡和组织内外平衡。
1、职位与权力平衡
职权平衡就是企业的工作人员所处的职位和权力相符,不存在越权、滥用职权、渎职或失职的行为,最大程度上发挥职权作用的一种平衡管理。不论是任何形式的组织,这一点都是核心内容。“在其职,谋其政”,不要让职位成为装饰成功与否的外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在很多企业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微妙的关系,企业中的正职的权力高于所有的副职,秘书的权力不小于主管或者经理,领导的司机的权力甚至不小于主管。听起来好像危言耸听,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每个部门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是与其它部门平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整体的一部分,部门的大小不能决定权力的大小,与领导的远近也不能成为制约权力的因素。一个员工的权力应该是:部门内部有职位划分,与其他部门是平行协作,共同为企业服务。当然并不是说对其他部门的人员不屑一顾,而是工作关系上是上下级,工作内容上是协作,对于其他部门的领导的指示或命令,并不是完全执行,而是听取,同自己的责任与职权范围相结合,共同位企业服务。至于说上述现象,有些人自认为很有权力的根源只不过是距离领导很近,消息灵通一些罢了,不过有些人就是害怕这种“枕边风”。其实,只要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尽职尽责,是没有什么顾忌的,每个员工既是为企业服务,也是为领导服务,但领导也是为企业服务,所以只要是从企业利益出发,我们的做法就是正确的。至于渎职或者失职是更不允许的,有人坐视不管,却把工作推给别人,把所有的错误都记在别人身上,把所有的功劳都罩在自己的头上,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企业不需要这种人,要敢于站出来指正,把影响企业运作的不安因素消灭掉。
2、权力与责任平衡
权责平衡就是每个人都应该为企业的运作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达到风险共存、荣辱与共,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保证功过平衡。这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原则。
企业是一个整体,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内部的元素,要使个体之和大于整体,就必须优化内部结构。一个不可战胜的军队,不是每个人都了不得,而是每个人都明白:一旦同伴死掉,自己也无法生存,因此这种共同的风险意识成为战胜敌人最有利的武器。在企业内部,每个人的职位和贡献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都因职位和工作内容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当然领导一定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不要说这件事与自己无关,因为,企业的利益关系着每个人,一旦整体利益受损,每个人都会受到牵连,所以把企业变得更好,人人有责。要告诉自己:这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及时的认识到存在的风险,没有考虑到全局,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尽管这件事可能不是由你来做。这是一种责任感,一种企业文化孕育下的价值观。企业的利益增加,每个人都会感到欣慰,这是一种荣誉感,一种人性思维中,本思维和后思维结合的产物。把这种权责平衡与企业命运相结合,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才能使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流动平衡
流动平衡是指在员工的进入与退出、升降与调动中,要保持整个企业甚至是每个部门的完整性,做到基本框架不变、实力不减、精神面貌犹存,不会因为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变动而导致整个企业运作失衡。这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最难办到的事情。
我们往往这样说,那是某某的企业或部门,很明显,那个人代表着企业或者部门,他是企业或部门的领袖。虽然企业有共同的文化,但每个人尤其是领导者的办事风格却大相径庭,同样,他们的员工也会按照他们的风格办事,可以说领导者或者核心人物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员工的流动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怎样打造适合企业的永恒的团队,是流动平衡管理的主要任务。日本的终身雇佣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那些已经过气的老家伙还有什么用?简直就是企业的负担,其实不然,他们是企业的中流砥柱,传承企业的文化。将新进人员融入企业当中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这样的企业永远保持着一种永恒的价值观,所以不论谁来谁走,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企业的精神永存,这样的企业才是最可怕的。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员工的流动,不要因为个人而影响整个企业,如果你现在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你应该想到:如果我是老板,我该怎样做?
4、待遇平衡
待遇平衡是指企业内部的员工应该根据工作成绩的优劣,享受不同的工资待遇,不能一视同仁。薪资水平既要反应每个人的工作成绩,又要让每个人的心态平衡,这样的黄金分割点是不好找的。但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钥匙,每个企业都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在几乎所有的大企业中,每个人的薪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都是保密的,具体的数额无从知晓。但可以猜到一些。为什么存在差异?就是因为工作程度、工作性质不一样。企业是一个大组织,各个方面都需要管理。但只要是能够胜任某个职位的,就应该给与肯定,不仅包括口头表,还需要物质上的奖励。如果每个人干好干坏都一样,那这样的企业是不会生存太久的。
怎样才算最合理的待遇?怎样评定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领导不能整天的去监视他们,那么主要还要从业绩上来区分,但这比较适合考察生产销售职员,行政人员怎样来考察,他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较分散,笔者认为行政人员既要从工作上考察,又要从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上考察。因为行政部门是管理、协调和服务的部门,如果他们只是简单的完成工作任务,而对企业的隐性文化造成破坏,仍然可以算是失职,比如企业人际沟通,部门信息传达,给与支持的程度等等,很难说怎样才算完成的,但应该不仅是完成,还要完成的漂亮。
5、组织内外平衡
组织内外平衡是指企业内部的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一种稳定和谐的关系,企业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陷入困境,双方是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
哲学上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外因绝对不可忽视。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直接目的是强化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这当然是必要的。但现代企业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如果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会失去现代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这也就意味着丧失现有的市场。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已上升为企业管理重要内容。因为,企业的命运在市场手中,市场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者,这是现代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根本法则。
(二)如果从人员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心态平衡、工作平衡
1、心态平衡
心态平衡是指工作中对于工作任务的多少、薪资的高低、人际关系的好坏等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埋怨和发牢骚,用始终如一的热情投入工作的一种表现。这是每个人都很难做到的。
要做到心态平衡,首先要具备稳定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立即给出极大的反差。突然被降职,不要立即气哄哄的去找老板,而是要静下来考虑一下,到底那一点做的不妥;受到批评,不要立即反驳,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做的不对。如果每件事都从自己找原因,每个人都会很快进步的。其次,要具备包容性,别人做错了,伤害到了自己,不要严厉的批评别人,甚至再也不理他了,要耐心的告诉他错在那里,那么他以后就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了。可以容忍别人犯错,但同样的错误不要在出现,这是很多管理者的名言。再次,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工作不如意或者私人问题而影响工作,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处理工作,这样才会进步的更快。最后,还要有一份责任感,如果每件事都能从企业的利益出发,相信你永远是企业的佼佼者,不要试图做些其他的,因为你的一举一动,老板都知道,只是他没说而已。
2、工作平衡
工作平衡是指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不论工作任务多少,都能从容接受,并且漂亮的完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有人在工作中挑三拣四,避重就轻。其实,工作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能力的大小和老板的信任程度,没有什么抱怨的,拿过来,保证完成。这才是应该说的。“这是别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找我做?”,没什么,接下来,完成它,相信自己的能力。老板需要的不是为他做事的人,而是能替他想到并且完成的人,每一份工作,都要拿出浑身解数,让想说些什么的人闭嘴,让不想说些什么的人张口,这才是老板眼中最需要的人。
3、控制与激励平衡
控制与激励平衡是指企业对员工的态度,在保证员工规范操作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激励,进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这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现代企业把员工看成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尤其是很多企业重视“人本管理”理论,员工既是目标制定的参与者,又是目标实施的执行者。在“平衡管理”思想下,管理不仅仅是“控制”,更重要的是“指导与激励”。经理如果能做好控制与激励的平衡工作,就有可能开创企业的新局面,带来更高的管理效率与效益。
三、怎样建立平衡管理模式?
(一)、建立隐性平衡管理
要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加强上下级、平行级的协作,需要企业如一个团队的组织形式来经营,要找到一种企业间的隐性平衡。权利的制约与下放中,我们很难做出最正确的抉择。要建立平衡管理模式,就必须以团体的眼光问题,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这是一种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平衡,也是员工之间的平衡,是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也是上下级之间的平衡。
(二)、引进先进经验
在外企中,每个部门都在研究完善管理模式。国外企业多讲究法、理、情,这是一个适合人性的管理方式。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明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国外的悠久的工业文明,铸造了西方人特殊的价值观,大企业的工作效率不亚于一个小企业。但绝不是说这种管理方式完美无瑕,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完全按照法律制度办事,在人情上完全不给面子,人的感情可能收到伤害。而我国的企业则是讲究情、理、法,办事人情永远是第一位,然后“晓之以理”,最后解决不了的或者道理就能解决的事情,则要进入最后一道工序,在上面加盖一个法办的公章。难怪外国人说我们没有法律,当然是夸张了一些,但在生活中确实也存在,因此,吸收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成为最直接的方式。
(三)、重视客观条件
在企业中建立平衡模式并非易事,需要很多客观条件。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社会给予的支持,市场的竞争情况等等,这些都成为企业发展的考虑因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把主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平衡模式。
(四)、学习企业文化
笔者始终认为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个人文化建设应当列入考察范围,这不仅是企业当前的事情,还要从长远考虑问题。许多人工作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存在严重问题,这非常值得考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企业需要的不是能够完成任务的员工,而是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学习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平衡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一系列活动及行为的平衡和协调,它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这种模式还需要企业和市场的检验,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当是在变革中生存和发展,墨守成规最终将会失败。因此,平衡管理模式最终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