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塔机事故原因
目前,常见塔机事故原因有以下三大类:
1.设计方面的原因
2.制造方面的原因
3.使用方面的原因。
其中使用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违章操作或误操作(其中拆装过程中居多
2.安全保护装置没有或失效
3.管理不当、维修保养不到位
4.外部环境因素,比如台风、地震等。
建议与对策
1.建立完善的塔机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⑴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和机的状况。为了具体地规范人的行为和机的状况。我们公司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制订塔机安全操作规程;塔机维修保养规程;操作工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严格的“四检”制度,即安装验收检查,操作人员交接班检查,工地安全员专项检查和公司的安全大检查。
⑵完善资料管理,建立一机一档台账。塔机在购置后,即对其建立技术档案,并贯穿于该机使用全过程,直至该机报废为止。历次安装使用、修理、保养、更换重要零件、技术改造、安全事故等均应准确记录在案。全部技术档案资料妥善存档保管。主要保存的资料有:塔机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监督检验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塔机基础图、历次安装检测报告、现场勘察资料、塔机拆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主要零部件质保书(钢丝绳、高强连接螺栓、地脚螺栓及主要电气元件等)、历次安装好以后同项目部的交接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大修)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
2.做好拆装管理。
塔机的拆装是事故的多发阶段。因拆装不当和安装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必须做好拆装管理。
⑴技术中心制定周密的拆装施工方案。拆装方案是拆装作业的准则,严格执行拆装作业方案是安全作业的重要保证。拆装方案应包括:建筑物及作业环境、塔机性能状况及重量尺寸、拆装方法及工艺、安全技术措施、人员安排及各岗位责任、拆装用设备及工具等等。
⑵技术中心拆装施工方案制定后进行审批。拆装施工方案制定完毕后,由技术中心提交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主管技术的总工、技术部门、安全部门、设备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审核把关,对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提出审核意见。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⑶督察部做好拆装作业的安全管理及监控。
①作业前要对所要拆装的塔机进行检查,按岗位责任分工,各自做好自己项目的检查记录,签字负责。检查项目包括各机构是否工作正常,各零部件是否齐全、有效,各电器件、限位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只有保证塔机完好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拆装作业。
②起重设备及吊索用具的安全检查,对汽车吊及所带附属吊索用具要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其安全可靠、规格齐全,符合作业要求。汽车吊要完好正常,使用前双方要对设备性能、索具用品、吊装方式等进行确认。
③作业环境的检查,作业前和项目部、汽车吊三方共同对道路、场地、坏境进行复核检查,确认满足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进行拆装作业。
④拆装作业前召开安全交底会,由作业总指挥向全体作业人员讲解拆装方案内容,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强化安全作业要求。
⑤做好作业监控,明确各岗位人员及责任,熟悉关键作业要点,安全督查人员现场监督,处理相关问题,杜绝违章指挥,对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
⑷做好验收工作。塔机安装(顶升、附墙)施工完毕后由督察部进行安全质量验收,填写验收报告,不合格的要求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
3.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塔机管理的关键还是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了解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机械原理、保养规则,持证上岗。司机必须按规定对起重机作好保养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作好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工作,不得酒后作业,不得带病或疲劳作业,严格按照塔吊机械操作规程和塔吊“十不准、十不吊”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野蛮操作,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塔机平时的安全使用关键在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检查维修关键在机械和电气维修工。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降低事故发生率。
4.引进先进技术。
把微机处理系统运用到安全装置及监测系统中去。从塔机现状来看,安全保护装置大多数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其灵敏度低,可靠性和适应性差,故障率高,且功能单一,尤其是缺乏自我检测和显示功能,与外国先进水平相差甚远。目前塔机正朝着大型化、自动化、多功能化发展,引入实时状态过程监控系统,对塔机作业时和各种参数实施准确的测量和显示,实现多功能安全保护,势在必行。
通过加强对塔机以上几个方面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塔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事故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