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中小企业的救赎
2011-06-14  浏览:24
       中小企业是企业家的摇篮,是国家创新的载体,是经济和就业的新增长点。

经济增长转型,中小企业“危在旦夕”:一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汇率调整,三是筹资困难。经济学家樊纲指出,“中国的企业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要做强做专自己的行业,而不要盲目进行产业转移。”

中小企业新陈代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反映,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发挥关键作用。如最近发生的东莞来料加工企业享受免征17%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将于下月底终止,此项优惠政策的终结将令企业转型成本骤然增加。

因此要充分认识“十二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容与重点,包括发展科技型、生产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等三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在研究开发、技术输入、技术合作、技术购买、专利授权、自动化生产技术和设备、防止污染技术和设备、工业设计、人才培训、建立国际品牌形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方面努力使产业升级。

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有三条路径:成本管理、销售市场和新产品开发。拯救中小企业的过程,也是政府产业政策调整的过程:一方面要利用经济增长转型时期对劣势产业加以保护,充分运用反倾销对策、制定各产业质量标准,以及加强立法保护本民族利益;另一方面要尽快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手段实现规模化经营,以提高这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尽可能避免因这类产业的萎缩而导致失业人员增加的现象发生。

最近几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和政策环境支持等方面予以有效扶持,在一些城市进行区域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试点,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通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洽谈会、专利和零配件招标会、培养科技经纪人等方式,为中小企业培育扩大科技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政府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包括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创业指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要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试点,为降低中小企业销售成本创造条件。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政府要优先安排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业培训、工商管理培训以及技术、财务等专业骨干的业务技能培训;当前要抓紧培训承担中小企业各类培训的师资力量,鼓励中小企业创办“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自主培训;发展中小企业人才市场,建立经营者测评与推荐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合格人才。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在确保中国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