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点兵
第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成熟事业中,甄选新事业的操盘手
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会周期性地遇到新事业与新市场操盘手“人选”的瓶颈,出现周期性的人才短缺与“骨质疏松”。一个重要原因是决策者缺少事业发展与组织成长的统一思考,缺乏系统的干部培养与选拔规划。按照以往的管理经验,成熟事业的“老干部”与“新苗子”应是新事业操盘手选择的主要来源,新市场的开拓应从老市场经营成功的年轻干部中选拔。这就要求在老事业与老市场的经营过程中,决策者始终将观察、甄选与培养干部,作为从事老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分析业绩经历,验证其经营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其成长经历,破译其“思维方式”的有效性。只有平时重视细节考察、业绩与成果考察,决策者才能在新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自信地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从“老事业”中选拔“新事业”,管理者至少有三点依据:其一,新人在老事业中的阅历,充分考验了其经营能力;其二,老事业往往是个庞大的体系,在大体系成长起来的新干部,往往具有大型组织的人事感觉,在带队伍方面具备一定的人气与影响力;其三,新事业操盘手的人选应是较为苛刻的,选择本身就充满着冒险性,新人选拔的关键是综合能力与平衡能力,既要具有业绩的拓展力与冲击力,又要具备带队的组织平衡感,这两大指标的比例与可变柔性,将决定新干部的“整体有效性”。
第二,“疑人要用,用人要疑”——重视过程管理,理性甄选
新干部能否适应新市场与新事业,前期考查、调整与引导尤为关键,这往往是甄选“能否成功”的分水岭。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可能,新干部上任,三把火一烧,很快适应新环境与新事业,成绩立竿见影;另一种可能,新干部开局不利,业绩与组织都陷入困境。
此时的决策者应及时引导新干部,首先是树立信心,其次是调整经营策略,合理配置资源,探索出新的赢利模式,尽快取得业绩。从职业化用人的理性思路来看,就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前期的过程考核与引导,是对“早期任命”的有效弥补。
第三,选人不疑,用人不忧——建立职业化的干部选育机制
新事业与新市场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选拔出“卓有成效”的新干部。按照德鲁克的观点,管理者是可以“培养的”,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如果企业建立了“培养”机制与体系,优秀的干部就可以不断创造与“复制”出来,因此,能否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
附:干部甄选的原点理论
1.事业中的“原点”——有效的干部。在现实中,在短期内判断一位管理者是否具有“有效性”,往往极其困难,一旦判断失误,无效性将在整个经营系统中呈现放大性与连锁效应,致使整个事业前功尽弃。从这个意义上说,干部甄选是事业的原点。
2.原点中的“原点”——干部的有效“甄选”。按照德鲁克的观点,管理者是否“卓有成效”,是由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方式”是否有效,是由管理者本身的“成果表现”与“业绩表现”反映出来的,因此,对新干部的评价应基于之前的实践考验与过程考察,应基于前期的业绩考核与综合人事考察,一句话,应基于对其“思维方式”的洞察与解析。
3.原点是可以“培育的”。按照德鲁克的观点,有效性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独特习惯与习性。这种特性的养成,单靠在学校里的学习和一定的工作实践是不够的,要靠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实践,才能逐步养成有效的思维方式、工作技能、行为习惯、做事与做人的风格,最终形成“卓有成效”的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管理者,不仅可以科学的“甄选”,还可以一定量的“生产”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