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总是不断,不是吗?仅仅在一年多前,大多数中国企业还乐观地认为,发生于地球另一边的欧债危机同自己毫无干系。这让很多人选择性地遗忘了一些如诺基亚西门子公司、英国汇丰控股等世界知名企业的裁员信息。但坏消息还是毫不客气地接踵而至。
比亚迪、美的、恒大、三一重工……许多不同行业内的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领先企业纷纷曝出裁员传闻。最具代表性的是美的集团。2011年11月,美的集团被曝出大规模裁员消息,旗下的日用家电集团2011年大规模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几乎全部被裁。元宵节刚过,美的再次传出裁员消息。颇为反讽的是,2010年10月,这家中国家电巨头还提出要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千亿美的。不仅如此,犹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端倪重现,去年7月,东莞颇具规模的玩具企业“素艺”和纺织企业“定佳”突然倒闭,更为景况不佳的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这些不太美妙的信号似乎预示着中国制造的寒冬真的来了。
要么转型,要么崩溃
对于多数代工厂商而言,挑战之一在于代工生产商难以转变其业务模式,其次是如何打造品牌。长久以来,走向海外的中国本土消费品牌寥寥无几,在高端市场上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在于代工者很难鱼和熊掌兼得—传统客户并不乐意看到代工者与己并驾齐驱的局面。另一方面,需警惕层出不穷的专利陷阱。另一大障碍在于“中国制造”标签的坏名声,后者时常与血汗工厂、质量不佳联系在一起。
以电子产业为例,时至今日,中国公司依然对引进技术依赖度很高,多数企业仍局限于组装零部件,这一环节在成品价格中所占部分微乎其微。
加强专业性和提高利润率尤为迫切。在2004年至2009年之间,单位劳动成本上涨了50%。大多奉行薄利多销的小型制造商被迫面临一个简单的选择:或者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或者破产。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大银行因此惜贷且倾向于向大型国资背景企业发放高额长期贷款,而非中小企业。后者被迫求助于地下钱庄—据称利息可能高达70%至80%,这更加剧了其死亡风险。
路在何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在于经济再平衡,包括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向研发设计、高端技术、精细制造等自主创新;从代工生产转向自有品牌;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投资、出口与国内消费并重;从粗放、高能耗、高排放转向绿色、低能耗、低排放等。
这一转变的内在动因源于中国已耗尽了驱动旧经济模式的所有要素—能源、廉价劳动力、水资源及消费市场。自相矛盾的是中国一方面拥有世界老龄化程度最快的人口,另一方面亦直面临着缺乏竞争力工资而导致的劳动力紧缺;一方面为空气及水污染、不可逆转的土地贫瘠化等诸多环境问题支付惊天费用,一方面又因向发达国家出口廉价商品而入不敷出。
这包含如下悖论,中国作为最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国亦可能成为最大的清洁能源制造国。如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组件制造等均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及清洁技术发轫于传统污染行业,或可助其转型,或改善其作业流程。另外一条途径是新能源行业与传统行业联合,寻找新的增长点。
谋求全球化的中国企业需将战略的重点放在如何构建品牌、扩大规模、营销网络及整合全球资源等。是兼并收购,还是自我优化运营环节及延伸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