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
风投虚火不灭 创业模式将被玩砸
2014-11-14  浏览:44

风投是什么?风投就是一高中生写个应用就能给3000万美元的牛人,他们是创业者成功之前必须认识的大腕儿,在好年景里,“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风投看错的时候,猪就摔死了。

中国的创业者历来有两种类型:刘邦和项羽。

秦始皇出巡,仪从烜赫,刘邦羡慕得要死要活:“大丈夫当如是也!”如今从大型互联网公司分化出来的创业者多是此类;项羽对秦始皇摆谱的反应是睥睨和不屑:“彼可取而代之!”如今猫在各种科技咖啡馆里的草根创业者基本是这种人。前者见贤思齐,后者蔑视权威,可谓是古今创业者的代表。

创业无所谓对错,错的是想趁着大风飞起来的猪。

关于90后亚文化的研究已经不少,最有心得的其实是O2O,他们发现了现代服务业的真谛,宅化世界里的懒人服务。上门O2O始于餐饮,崛起于家政,如今正呈碎片化向各个领域扩散。

上门O2O表面是B2C,实质是C2C,有市场,有需求,政策宽松,虽然初期比较苦逼,但大公司不愿意做,有市场空窗期,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拉低了准入门槛,直达号、服务窗和公众号的极简体验+移动支付,让没有技术背景的创业者也能光速杀入,更重要的是拿到种子投资的概率大大提升了。

从上门送餐开始,上门保养、上门洗车、上门美甲、上门美发、上门推拿、上门裁缝、上门洗衣、上门试驾,一大堆眼花缭乱的服务突然泛滥,甚至送餐都跑步进入私厨时代了。

上门O2O让创业进入“凡人时代”,模式可以轻到柔若无骨,可以轻到随风上天。

格力董明珠是最早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传统企业家,这让她有底气与雷军对赌,“掌握核心科技”口号虽然免不了与“现已加入豪华午餐”的广告一样频遭恶搞,至少证明已具有蓝翔级别的传播效应。

上门O2O在从无到有和平台搭建两个环节做到了轻资本,至关重要的服务环节却往往被忽视,其中最关键的是服务团队的打造,目前略成规模的只有两种模式:

1、依托线下资源的线上平台;

本来就有线下的连锁实体,建立线上平台无非增加了一个渠道,如某个上门洗衣模式推出的99元一袋的把戏,好玩又实惠,其实对消费者未必划算,这种模式的抉择成本不高,因为自己不做,总有别人会做,何如给自己打工。

2、重度包装的项目;

代表是某牛腩创始人的上门美甲服务,对那种打扮成“手艺人平台”、拥有自主订价权、客单价大大超出竞品的上门O2O,我们就不可以常理测度了,那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服务还能称为服务吗?

苦的是那些既无实体,又无营销的上门O2O,您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以某些APP私厨为例,最开始联络的都是社区里闲来无事、爱做饭的大爷大妈,上门洗车就更惨了,哪里去找小工般吃苦耐劳,口才堪比BD和AE,看脸时代还能蒙混过关的男神女神呢?很多时候只能创始人亲身上阵,您这是商业模式吗?

早期的创业者很多是身负异能的技术大牛,而非怀揣梦想的纯朴乡愿,如今创业门槛虽然下探,却加入了开着保时捷和特斯拉送10元外卖的营销大军,这是要把红海玩成死海的节奏。

风投之殇:别用百米冲刺跑马拉松

上门O2O在两年之内会死掉一大批,但只要风投这把虚火不灭,就不缺飞蛾扑火之辈,幸存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搏到了规模化的高频业务或拼爹成功,坚持走上薄利多销的道路,二是赌对了灯火阑珊处的高附加值低频服务,变成牛粪上的那朵鲜花,一枝独秀。至于送餐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上门O2O还是留给点评或美团吧,真心不是创业者的菜。

很多上门O2O为规避风险会强调社区化概念,以为邻里之间的天然纽带可以替代信用认证,如意算盘是依托小范围高频订单,先求生存,继立口碑,再图进取,其实这只适用于一招鲜的经营者,而非平台化的运营方,比如你在社区里卖熟食,很大概率拼不过威望素著的大爷大妈,如果你卖标准化产品,未必拼得过传统商家。

上门O2O不管如何强调模式的轻资本和互联网,本质上仍然是现代服务业,必须快慢得宜,张驰有度,而风投的想法正相反。最新的趋势是,风投越来越向天使/种子轮集中,2014年Q3,美国共有337个项目获得天使/种子轮投资,较上季大涨24%,单个项目的融资额度也从上季的600万美元飙升到690万,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中国的情况亦如是。

风投的腹黑是让创业者用百米冲刺来跑马拉松,究其居心不是看错,而是故意试错,以反向起到“退潮了才能看出谁在裸泳”的作用,种子轮的投入不多,即使有泡沫也稀释了A轮和B轮的投资风险,这是表面冒险其实稳健的投资策略。对创业者来说,更低的融资门槛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竞争者,这会让他们更容易盲从风投的摆布。

许多创业者忘记了工业时代最早的创业者洛克菲勒的名言:“起点低不代表终点也低!”也忘了科技偶像乔布斯的忠告:“跟着你的心走,但要用脑子来检查!”创业圈不是故事会,在新大航海时代,成功的秘诀不是谁先出发,而是找到正确航向。正如哥伦布所说:那些能在别人认为的不毛之地挖出黄金和甘泉的人才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