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园地
不同类型起重臂
2021-05-21  浏览:0
    不同类型起重臂

    桁架起重臂

    桁架起重臂由型钢、管材焊接成格构式结构件的起重臂。常由若干节段用螺栓或销轴连接成所需长度。按桁架截面形状有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三种。特点是自重轻,有利于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但装、拆时间长,制造时工艺性差。

    桁架臂起重机:采用桁架结构起重臂的起重机。品种较多,有桁架臂汽车起重机、桁架臂轮胎起重机、桁架臂履带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等。桁架起重臂自重轻,有利于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特别是在大幅度情况下尤为显著。由于分段组装,作业前的辅助时间长,但工作可靠。在起重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箱形起重臂

    箱形起重臂由板材焊接制成,横截面为中空的封闭式起重臂。通常比同量级的桁架起重臂略重,但工艺性好,易于制成伸缩臂。有倒梯形起重臂等。广泛用于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为减轻自重,可在箱壁上开孔,或用加筋薄板焊制。

    倒梯形起重臂

    倒梯形起重臂横截面轮廓为倒梯形的箱形起重臂。是普通矩形起重臂的一种改进型。上盖板较宽,两侧腹板偏离对称中心线向里倾斜,通常在下翼缘与腹板下部之间沿长度方向焊有与起重臂节等长的加强板条。承受压应力的下盖板较窄,有利于下盖板抗局部屈曲稳定,腹板压应力区的加强板条提高了其抗屈曲能力,因此可增高或减薄腹板,改善截面的抗弯性能,并使起重臂内部有较大的可利用空间。故适合于大起重量、多伸缩臂节的大型伸缩臂。

    单吊点起重臂

    单吊点起重臂塔式起重机中只有一个截面具有与起重臂拉索相连接的起重臂。在该截面内,一般设一处与起重臂拉索相连接,但有时也可设二处;起重臂根部与塔身铰接,吊点位于臂中,整个起重臂呈外伸梁;设计计算时,起升平面内的力学模型是静定结构,故架设、安装和调整方便;长臂时与双吊点起重臂、多吊点起重臂相比则自重大。

    双吊点起重臂

    双吊点起重臂在塔式起重机上有二处截面具有与起重臂拉索相连接的起重臂。在设计计算时,起升平面内的力学模型为三支点外伸梁,是一次超静定结构,故架设、安装和调整稍嫌麻烦,但在特长的起重臂中,由于受力好可减轻自重,得到广泛应用。

    多吊点起重臂

    多吊点起重臂在设计计算时,起升平面的力学模型为多支点外伸梁,因而是多次超静定结构的起重臂。特点与双吊点起重臂相类似,但不常用。

    木材液压起重臂

    木材液压起重臂利用可折叠、伸缩的臂架抓取木材的液压起重机械。分移动型和固定型两种。移动型的液压起重臂安装在汽车、拖拉机、桥类起重机及平台车上,用于各种楞场的木材装卸、选材和喂料作业。固定型多用于贮木场的原条定点供料。

    液压起重臂

    移动型液压起重臂主要由立柱桥、支腿、立柱、臂系、抓具和液压系统等组成(见图)。立柱桥是液压起重臂的机座,用高强度螺栓与汽车车架固紧。支腿由支腿桥和支腿油缸组成。支腿桥装在立柱桥内,可以相对移动,变更支腿的支撑距离。支腿油缸经立柱桥将车架支撑起来,保证作业的稳定性。立柱的上部与臂系铰接,下部装在立柱桥内,与立柱桥内的齿条油缸相啮合。后者推动立柱上的齿轮,立柱乃回转,转动范围在360°~420°内。臂系由主臂、副臂和伸缩臂(有的无伸缩臂)以及驱动各臂的油缸组成。主臂的变幅运动由安装在主臂和立柱之间的主油缸来实现。副臂的变幅运动是靠安装在主臂和副臂之间的副油缸来实现。伸缩臂一般安装在副臂内用油缸驱动。抓具按油缸布置形式可分立式和卧式两种。按抓取木材的种类又有原木和原条抓具之分。液压系统多采用单泵单回路系统或双泵双回路系统。双回路系统可以实现几个动作的联动,多数采用开式循环系统。系统的工作压力分别采用12.5、14、16、20兆帕。在不同起重力矩的液压起重臂中,流量的变化范围也不同,通常用起升载荷的最大速度来确定液压系统的流量。一般载荷的最大起升速度为1米/秒。液压系统由不同工作回路组成:①主回路。由油箱、滤清器、主溢流阀、多路换向阀、单向阀和管路等辅助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各油路的供油、回油、滤清、冷却和中位卸荷。②主油缸回路。由多路换向阀、主溢流阀、胶管破裂断路阀、管式单向平衡阀和管路等辅助元件组成。按性能又分为安全回路和衡速回路。安全回路上串联胶管破裂断路阀,以便在胶管突然爆裂时能及时封住主油缸,避免因胶管爆裂而引起臂系剧速下坠造成的机械和人身事故。衡速回路用管式单向平衡阀串联在回路上,使回油流量不受外载荷大小和作用形式的影响,从而控制下降速度,防止超速下降。③副油缸回路。与主油缸回路基本相同,只是因副油缸作用方式不同,胶管破裂断路阀和管式单向平衡阀串接在回路上的位置不同。④立柱回转油缸回路。是采用多路换向阀手动节流或进油口节流相结合的调速回路。⑤支腿油缸回路。由多路换向阀、单向阀、主溢流阀、双向液控单向阀和管路等辅助元件组成。作业时,液控单向阀封住油缸的油腔,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软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