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分类
齿轮可按齿形、齿轮外形、齿线外形、轮齿所在的外表和制造办法等分类。
齿轮的齿形包括齿廓曲线、压力角、齿高和变位。渐开线齿轮比拟容易制造,因而现代运用的齿轮中 ,渐开线齿轮占绝对多数,而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应用较少。
在压力角方面,小压力角齿轮的承载才能较小;而大压力角齿轮,固然承载才能较高,但在传送转矩相同的状况下轴承的负荷增大,因而仅用于特殊状况。而齿轮的齿高已规范化,普通均采用规范齿高。变位齿轮的优点较多,已普及各类机械设备中。
另外,齿轮还可按其外形分为圆柱齿轮、锥齿轮、非圆齿轮、齿条、蜗杆蜗轮;按齿线外形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按轮齿所在的外表分为外齿轮、内齿轮;按制造办法可分为铸造齿轮、切制齿轮、轧制齿轮、烧结齿轮等。
齿轮的制造资料和热处置过程对齿轮的承载才能和尺寸重量有很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前,齿轮多用碳钢,60年代改用合金钢,而70年代多用外表硬化钢。按硬度 ,齿面可辨别为软齿面和硬齿面两种。
软齿面的齿轮承载才能较低,但制造比拟容易,跑合性好, 多用于传动尺寸和重量无严厉限制,以及小量消费的普通机械中。由于配对的齿轮中,小轮担负较重,因而为使大小齿轮工作寿命大致相等,小轮齿面硬度普通要比大轮的高。
硬齿面齿轮的承载才能高,它是在齿轮精切之后 ,再停止淬火、外表淬火或渗碳淬火处置,以进步硬度。但在热处置中,齿轮不可防止地会产生变形,因而在热处置之后须停止磨削、研磨或精切 ,以消弭因变形产生的误差,进步齿轮的精度。
齿轮的分类
2021-05-26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