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园地
冷压焊原理
2021-05-26  浏览:0
  冷压焊原理

冷压焊的原理比拟简单,待焊工件在所加压力的作用下,经过资料的物理接触使待焊工件产生大的变形,在变形时,外表的氧化膜决裂,并经过资料的塑性变形被挤出衔接界面,使纯金属互相接触,并发作金属键分离而构成结实的衔接接头。

对接冷压焊焊接时,首先将清算过的被焊件放入夹具中,使端部伸出一定长度,然后夹紧。当活动夹具向前挪动时,同时依据被焊资料的性质、工件端面大小施加压力顶锻,于是工件端面产生部分塑性变形,挤出局部金属及杂质,在焊接压力的继续作用下,工件接触面原子构成晶体间的分离,从而使工件严密地衔接在一同,构成焊接接头,完成冷压焊接过程。顶锻次数视不同资料而定,普通可取1~3次。

完成冷压焊的两个重要要素:一是施加于工件间一定的压力,这是金属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和原子间分离的必要条件;二是在压力作用下,工件端面金属必需具有足够的塑性冷压量,这是完成焊接的充沛条件。假如在封锁的模腔内停止冷压焊接,施加的压力再大。因金属不可能有足够的塑性冷压量,也不会完成冷压焊接。

此外,有些状况下仅依托压力和塑性变形还是不够的,要有压力、足够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时间产生的温度和原子扩散4个要素。为了可以顺利地停止冷压焊,请求被焊金属在低温下应具有很大的塑性,所以硬度较高的金属资料停止冷压焊是比拟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