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施工升降机;无级调速;多功能
施工升降机作为一般高层建筑输送人员及散碎材料的垂直运输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但对一些特殊的建筑物如高大烟囱、桥墩等用材料较少而高度很高的建筑而言,普通型施工升降机的功能就远远不能适应了。这类建筑的特点是面积小、用料少、高度大,施工过程中既要运送人员,又需要运送检。钢筋、模板及施工机具,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多年来希望用多功能的施工升降机来完成所有的垂直运输任务。这样既可以满足现场狭小的要求,又可以减少其它垂直运输机械的投人,做到节约投资、方便现场管理、文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
根据工程需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与廊坊凯博新技术开发公司共同开发出多功能无级调速施工升降机(图1),已在山西。天津等几个电厂的烟囱施工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多功能无级调速升降机的特点
多功能无级调速升降机与普通升降机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其显著特点。
1.1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施工升降机的关键部分,决定着整机性能的优劣。普通升降机的控制方式都是通过接触器控制来实现,速度单一、启制动冲击大,对结构和机构损坏较严重,电气元件也易损坏,且运行速度比较低,一般为34-38m/min,既影响了施工速度也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效益。若单纯地提高速度则将造成加速度过大,结构及机构所受冲击过大而加快齿轮齿条及制动盘的磨损,从而降低运行的可靠性。本机的控制系统由调压调频装置(VVVF)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组成,实现了施工升降机的启动、加减速、制动过程的无级调速,减小了启制动时齿轮齿条的冲击,提高了施工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和舒适感,延长了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寿命,并实现了0-60m/min无级调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工作情况设置各挡运行速度,以满足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同运行速度的需要。
采用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提高了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及可靠性和准确性,简化了硬件设备,与故障率较高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极高的优越性。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编程技术,使操作简化,防止误操作,增加了安全保护功能。
1.2运送系统
普通施工升降机在运送检时将推料车置于吊笼内,每个吊笼运送检量只有0.2m³左右,不但运送检量少,而且占用了吊笼大部分空间。本机将料斗置于吊笼底部一,既节省了吊笼空间,使吊笼在运送检时还可运送施工人员及其它物品,同时将料斗的容量增至0.6m³,当检运抵施工层后由小车将破迅速运送到浇灌处十提高了工作效率。
1.3钢筋的运送与吊装
施工所用的钢筋长度一般为6-9m,普通升降机无法运送。本机在吊笼顶部设一活动顶门,在驱动架和吊笼顶部设一站笼,站笼外侧设有专用快速锁紧卡套。运送钢筋时将钢筋通过顶门置于吊笼底部,中上部用锁紧卡套卡死,以防止运送过程中钢筋上部因挠弯与导轨架等干涉而引发事故。
1.4活动套架与吊杆系统
普通升降机的吊杆安装于吊笼顶部,以完成标准节的拆卸,平时工作时拆下或将其固定。本机的吊杆除了用于标准节的拆卸外还用来吊装钢筋,使用较频繁,而且由于钢筋较长,若仍将吊杆置于笼顶必定要增加其高度。本机在导轨架的顶部增设一移动式套架,将吊杆安装于套架上,套架可随导轨架的加高而升高。吊装钢筋时用吊钩固定钢筋上部,提升吊钩或使吊笼下降即可完成钢筋的吊装,就位准确可靠,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1.5电缆滑车系统
当建筑物高于150m时,为了避免吊笼运行过程中电缆相互绞绕、刮损,同时降低设备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延长电气系统的使用寿命,升降机一般加装电缆滑车系统。由于施工升降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运送过程中检经常洒落于滑车导向轮和导轨架立柱管之间,形成破积存区,若不及时清理检凝固后易造成滑车上下运行不畅,导致电缆被拉断或被下降的吊笼挤断。本机滑车导向轮采用窄轮(图2),导向轮与立柱管之间无检积存区,大大降低了滑车的卡阻几率。
1.6多变化的阻着系统
普通升降机的附着距离一般在3.4m以内,但对于一些异形建筑,由于其外形复杂多变因而附着距离远近不一。为此本机采用平面两段可伸缩式附着系统,使附着距离在2.5-7.5m之间大范围调整,以适应升降机在异形建筑物的附着安装,同时通过改变附着支撑距离以改善附着力对薄壁建筑物的影响。
2应用实例与前景分析
由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承建的蓟县盘山电厂烟囱高250m、内筒直径10.68m。将多功能无级调速升降机装于烟囱内部,附墙距离4.85m,全程运行时间不到5min,较普通升降机缩短了将近一半;而且每次可同时运送1.2m’进及钢筋和少量施工人员,综合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使该工程提前一个多月竣工,节约了施工费用,受到用户好评。
综上所述,多功能无级调速施工升降机的显著特点就是高效、安全、一机多用,它解决了普通升降机速度慢、功能单一、启制动冲击大的缺点,提高了整机性能,延长了整机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节约了维修费用。因此,多功能施工升降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建设等施工领域,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