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起重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起重机械不断应用;同时,国内许多企业还使用一些进口的起重机械。上述起重机械在质量指标及安全装置的配置方面与现行的部分起重机械国家标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一类型的起重机可能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特定的使用工况,对起重机的安全要求差别较大。
除了起重机本身的安全质量外,外界因素也对起重机的使用、维修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果简单地按检规来进行检验和判定,提出整改要求,有时不一定能全面消除起重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又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2科学合理判定起重机械安全性能指标应科学合理判定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指标,分析每个项目的检验结果对起重机整体安全性能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该项目与其他项目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还应考虑起重机的使用特点,以及外界因素;对起重机的影响。
2.1重视安全规范、设计规范的要求机械安全、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等,这些标准对起重机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安全防护等丨作了规定,这些标准的检验项目原则上是必须严格控制的。
2.2合理掌握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用门式起重机、B/T1306电动单梁起重机、,B/T2603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等,这些标准的。
检验项目应区别对待。首先,应确定所检起重机是否是按上述标准制造的,如某些特殊用途的桥式起重i机,不一定按GB/T14405通用桥式起重机设计)制造,其中某些质量要求将可能有所不同,应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或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即使按上述标准制造的起重机,部分制造尺寸偏差应具体分析超差对起重机安全使用的影响。
桥架型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是我国各类起重机标监察与验准的普遍要求。但在实际检测中,常常会发现主梁上拱度达不到检规规定的情况,其原因有多种,如:部分外国起重机无主梁上拱度要求或与我国标准要求不相同;部分起重机产品制造和出厂检验时控制不严,部分起重机在运输、储存、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等。因此,测量时发现主梁上拱度不符合检规要求时,应对其产生的原因及与其他项目检验结果的相互关系全面地进行分析,区别对待,合理地判定是否需要整改,不要一出现上拱度超标就要整改,以防整改不当,带来新的问题。
2.3注重特殊起重机专业标准的特殊要求某些起重机是按照检规未引用的标准制造的,如各种冶金起重机,其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可能比通用起重机更高,则应注意按更高的要求加以控制。例如,根据B/T7688.15―1999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铸造起重机的要求,起重机起升机构应有两套驱动装置,其每一套驱动装置均能独立地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一点对确保吊运液态金属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在检验时应认真的通过试验来验证。
2.4应充分考虑某些检验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上拱度大小与主梁静态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主梁预制上拱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抵消主梁在受载后的弹性下挠的影响,减小满载小车从跨中向跨端运行的爬坡现象;二是考虑抵消起重机长期使用后主梁永久下沉,延长起重机的寿命和大修周期。上述两种情况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主梁静态刚性较大,主梁在受载后的弹性下挠很小,满载小车从跨中向跨端运行不会产生明显的爬坡现象。反而过高的上拱度会造成小车从跨端向跨中运行的爬坡现象。而起重机长期使用后主梁永久下沉现象,往往是由于主梁制造过程中的反复矫正或过度矫正、预制上拱度的方法不正确、焊接工艺不合理、超载使用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在正常制造、使用条件下其永久下沉是很小的。
2.5重视起重机选型判定起重机安全性能指标时,应全面考虑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作业特点、对应所选用的起重机是否能适应,整机工作级别是否匹配。i卩:LD电动单梁起重机、LX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等不适用于热处理车间等有油雾、水蒸汽、腐蚀性气体的工作场所,更不能用于吊运炽热金属、液态金属及危险品;用于设备装配用的起重机宜用运行速度较低、制动可靠的起重机;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其不能装在防护罩内的电气装置(如限位开关、通道门联锁保护开关等)应为防水型。
同一型号的起重机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使用,在不同的工况下使用,可能引起完全不同的后果:如典型的LD电动单梁起重机,当使用在普通的车间、仓库时,其安全性能良好,但当使用在环境有水蒸汽或腐蚀性介质的场所时,如热处理车间,其安全性能就得不到保证;使用在工作级别较高的场所时,特别是经常用反车制动、或车未停止就操纵反向运行时,这类起重机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损坏。
3判定起重机械安全性能指标的建议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对合理判定起重机械安全性能指标提出几点建议:据,应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检规的前提下,对起重机械安全性能应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分析,合理的进行判定和提出要求。
对一些特殊用途的起重机械,某些质量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
判定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时,应充分结合实际使用要求、特点、环境对起重机械安全的影响。
充分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起重机安全使用的影响。对一些显而易见的安全隐患,即使检规、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应提出整改要求或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