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还自行开发了一批新产品。这些年来,主要的配套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技术改造,并生产出了一大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已具备了70%国产化率的能力。
船舶在大海中航行,其安全可靠性显得特别重要,要求在各港口获得及时的维修服务。因此,国外船东向中国订船,对船用设备都有厂商表的要求,由于对我国生产的船用配套产品还不大了解,故大多希望订购国际名牌产品。又因船用配套设备厂宣传介绍不够,配套厂与船厂、船舶设计院所之间通气协作也尚需加强,加上品种规格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少数产品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等原因,目前出口船、远洋船国产设备实际装船率仅在30%左右,70%要向国外购置,致使宝贵的外汇又流了出去!船舶配套工业面临着高要求的竞争,形势相当严峻。
我们知道没有强大有竞争力的船舶配套工业的支持,造船工业将是脆弱的、不稳定的,经济效益也提不高。从国际上先进造船国家的经验看,在发展造船的同时,都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产品。如日本拥有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船舶配套工业,其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日本共有800多家配套厂,1997年销售总额为8640亿日元(合70亿美元)1998年达74亿美元。日本国内船配套国产化率达95%,出口船达90%.韩国通过限制进口、制订国产化率目标、成立配套厂行业协会、组织开发新产品、引进国外技术开展合作生产和合资经营等途径,国内船的国产化率达80%~90%,出口船达70%~75%.挪威是一个造船国家,船用设备制造业也相当发达,1998年挪威造船业交付新船的销售额为107亿挪威克朗(合14亿美元)而船用设备销售额则高达200亿克朗,其中主要是适用于客船舾装的机械设备和电机。德国船用设备制造商协1122014ChhaJaumalEleetroniePubl维博:试谈船舶配套产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t会共有成员厂400家,雇佣职工7万人,年销售额逾160亿马克(合90亿美元)。荷兰船舶配套工业也极为发达,据报道,其年销售额达120亿荷盾(合55亿美元),占世界同类市场大约10%的份额。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都拥有强大的船舶配套工业。
今后,我国的造船比率将从占国际船舶市场4%逐步提高到10%左右,这个任务既光荣又艰巨,必然要和国外先进造船国家竞争。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必须有强大的国内船舶配套工业作为后盾。船舶工业的发展也必将推动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给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现就船舶配套产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提出一些想法与建议。
有关方面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中已逐步认识到,阻碍设备自给率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关键元部件、材料、工艺和技术管理这四方面的基础技术的引进未能得到应有重视。还认识到,如果单纯地追求提高自给率指标,什么设备都搞技术引进,然后消化吸收自己生产,从效益上看并不是*佳方式,如有的在全行业一年仅用几十台的仪器设备,进口不过数万美元,而引进技术的费用却得化几十万美元,回收外汇期要数十年之久,这是得不偿失的事。一艘符合国际船级社要求的远洋船上的各类设备包括二、三次配套在内,大大小小约有上千种之多,搞100%的全盘国产化是不明智的,效益是低下的。因此,我们不要把大量外汇化在提高全船设备的虚自给率,而应重点转移到提高已引进技术设备零部件的自给率方面。即,正确的做法是加强基础技术引进,把现有引进技术彻底消化吸收,切实通过技术关、工艺关,提高生产能力,保证国产化设备的质量,使出口创汇竞争能力加强,以增长实际效益。
(2)重点提高十大设备的自给率船舶配套设备产品品种繁多,而主机、柴油发电机组、船用起重机、液压舱口盖、净油机、辅锅炉、冷藏空调、雷达、电缆及主配电板等十大设备一般要占全船设备的72%.因此,我们若从提高这十大设备的本身自给率入手,加强基础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引进技术持慎重态度,开展公正、科学的咨询有一些引进技术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不高,以往由引进单位自己负责论证,因涉及其自身利益,很少有人把引进技术的项目由自己否定掉而总是千方百计促其成功,因此,事后效益差,造成损失。今后对待引进技术应持慎重态度,建议能多听取使用部门与总体设计部门的意见,开展单项咨询,坚持从全局出发,公正、科学地综合分析其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多方调查,严格把关,要把宝贵的外汇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大作用。
(4)重点搞好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与开发创新工作设备技术引进后,在抓仿制生产的同时,要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因引进技术而致富的日本,在50年代每花1万元引进费,就相应要花3~5万元来搞消化吸收,到80年代后,此值进一步提高到了7万元。而我国与之相比,差距就太大了。如果不能解决*起码的消化费用,那么消化、创新工作就不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常因消化吸收不好而影响引进项目的投产,即使生产了,其质量也不稳定,而需长期从国外进口大量零部件,造成用汇多,成本高,引进技术的效益与潜力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5)搞好引进技术要发挥各方优势为了切实实现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开发、创新,配备一定的科技力量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各有关研究、设计部门与高等院校的力量,与工厂有限的技术力量相结合,齐心合力搞技术引进后的开发工作。因此从筹备、论证引进项目的时候开始,直到事后的提高设备自给率、消化技术资料、开展再设计,以及汇编服务性资料等,都应与有关研究院所密切配合。只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把引进的技术切实、迅速地学到手,并拿出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或新一代产品。
(6)利用各种途径,达到国产化的目的用购买专利生产许可证的方法引进技术,再消化吸收,逐步提高自给率,这当然是设备国产化的一种常用的途径,但还应利用各种途径以达到设备国产化的目的。如有不少设备其主体部分可立足于国内生产,而少量或个别关键部件从国外进口,即可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如辅锅炉、油水分离器、艉轴密封等,其关键的燃烧室、自控零部件、密封圈等用少量外汇进口就可确保整个设备的质量和寿命。另外,还可采用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的设备厂开展合作生产,或补偿贸易,甚至代为装配、加工等等,都可以从中学到技术为设备国产化服务。
(7)船用配套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做好自身工作上,每造知2001为了迎接挑战,船用设备厂必须在产品质量、交货期、新品开发、经营、国际合作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工作。船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必须保证其安全性,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各船级社等机构对船用设备都规定了严格的要求,装船的产品一定要经过船检认可。为了取得国内外船东信任,船用设备厂必须坚持质量**的方针,制订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早日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认证,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对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严把外协外购件质量关,努力创名牌,让用户放心大胆地选用。
船舶交货期十分严格,所以船厂对船用设备的交货期有严格的要求。为此,设备厂要制订网络计划,控制好大节点进度,重视生产调度,确保按期交货,以实绩创造信誉。
科技进步十分迅速,新技术大量应用到船用设备中,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安全、环保、节能的要求更促进了船用设备新产品的问世。船用设备制造企业只有重视新品开发,不断增强科技开发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为此,建议按照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办法来组织新品开发,在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开发三个方面下功夫。增加新品开发费用的投入,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选准开发方向,对有特色的、缺门短线产品,进行系列开发,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要善于吸收成熟的新技术为我所用。注意开发新产品和改进老产品并举,自行研制和引进技术并举。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仪器,尤其要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多做工作。
总之,为了促进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造船技术水平,必须开发高科技船舶和高附加值船舶。而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船舶,必须有相适应的船用产品为其配套。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船用配套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在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按期交货和维修服务等方面切实做好工作,主动配合船厂和船舶设计部门,提供先进的优质产品。作为船厂和船舶设计部门也要从大局着眼,及时向配套厂提供需求信息,主动向国内外船东宣传推荐国内船用配套产品,将国内船用产品列入厂商表,支持国内船用配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上接第11页)究、数值模拟、模型试验、机械系统的开发与工程应用等各个方面,都急待在新世纪之初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在水下运动的潜器会留下长长的湍流尾迹。它们会保留相当长的时间,或者在按海水密度分层的中间流域激起内波扰动,传至很远的海区;或者传至海面与波浪相互作用,留下有特殊信息的痕迹。诸如此类的水动力特征,成为当今世界上军事大国发展水下军用目标的非声探测技术的重要依据。潜艇在分层流场中的内波扰动、尾迹特征与传播、尾迹与波面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都是船舶水动力学中需要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