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武汉北斗技术走进戈壁替人“站岗”,给风力发电塔装上眼睛和耳朵
2023-11-15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939
 
 
  “你有新的预警待处理。4号监测点报出橙色预警,出现明显位移,请及时查验处理。”近来,武汉斗极工业立异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斗极工业立异中心”)实验室里,“斗极+大型工业构筑物实时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接收到一条预警信息,在千里外的青海省共和县莫合风电场戈壁上,一座风力发电塔正出现异常情况,后多方联动将危险消除。
 
  武汉斗极工业立异中心硬件研发部工程师黎朝在实验室对太阳能差分基准站进行调试。
 
  斗极工业立异中心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一批斗极导航相关企业在这里集聚。“斗极+大型工业构筑物实时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是中心近来成果之一。
 
  近年来,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展按下快进键,保证风力发电塔安全营运,预警倒伏及相关次生灾害,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武汉斗极工业立异中心硬件工程师黎朝介绍,斗极高精度实时位移监测精度可以达到厘米乃至毫米级,这个监测体系将斗极高精度和多源传感器进行交融,包括检测终端、传输网络、办理平台三部分,“相当于给铁塔装上了‘眼睛’和‘耳朵’,经过自动数据收集和剖析处理,完成实时监测预警,并及时反应”。
 
  “用现代化的设备替代人工‘放哨’,一旦出现问题,马上进行分级预警,修理人员可以快速赶到现场解决问题,然后减少危害损失。”黎朝说,上一年5月,他和团队带着研发了两年的体系设备前往青海莫合风电场,对27个风力发电塔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现场测验。
 
  武汉斗极工业立异中心硬件研发部工程师黎朝(右)在实验室和搭档探讨斗极定位监测终端。
 
  要让安装在偏远地区的监测设备接连作业5年乃至10年都不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主供电也是个大问题,假如功耗大了,很可能在接连阴雨天最需求监测的关键时刻没电。”黎朝说,稳定性的保证来自每个细节,既要抗日晒雨淋,更要考虑抗干扰,每个当地都多考虑一点,全体性能就上去了。最终,团队优化电路结构用多形式供电使功耗更低,同时采用太阳能供电体系,使得监测设备的续航才能大幅提升。
 
  现在,在莫合风电场戈壁上,一座座“风车”高耸入云,巨大的叶轮随风转动。其中27个风力发电塔塔顶“长出”了斗极定位监测终端设备,经过它不断传输的监测信息被斗极工业立异中心实验室的监测体系接收。
 
  相较国内外同类产品,这一体系不只能对风力发电塔的沉降、倾斜等状况完成全天候实时监测,还能进行全生命周期办理、安全风险预警等功能。此外,还可以不受极点天气(暴雨、台风等)影响,完成24小时实时监测。
 
  武汉斗极工业立异中心硬件研发部工程师黎朝在实验室检测斗极定位监测终端。
 
  斗极工业立异中心董事长余峰介绍,以中心为平台,8家斗极导航与位置服务范畴骨干企业联合参与,依托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团队人才和技能优势进行根底技能平台建造,大幅缩短了技能更新迭代的时间周期,推动了斗极使用工业的开展。
 
  余峰表明,团队也在不断探究斗极规模化使用范畴,开展先行先试,在通信塔、工地塔吊、危房、旧楼加装电梯、高层建筑物等职业和范畴建立示范场景。上一年10月,武汉100余座通信铁塔也安装了该设备,完成对通信铁塔根底设施安全状况实时监测。想必在不久的将来,斗极位置服务技能能使大型构筑物愈加智能,对它们的办理也愈加精细化。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