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
2024-01-26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249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出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经济和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贯彻执行党的基本消除重污染气候任务要求,聚集要点污染物、要点时段、要点区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现就进一步优化重污染气候应对机制提出辅导定见如下。
 
  一、优化重污染气候应急呼应规则
 
  一致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预警分级目标,大气污染防治要点区域(以下简称要点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城市、县(以下简称省市县)黄色预警以猜测日AQI>200或日AQI>150继续48小时及以上、橙色预警以猜测日AQI>200继续48小时或日AQI>150继续72小时及以上、赤色预警以猜测日AQI>200继续72小时且日AQI>300继续24小时及以上为分级标准,其他近三年仍呈现重污染日的省市县原则上参照执行。
 
  对不同污染物构成的重污染气候,采纳差异化应对办法。因细颗粒物(PM2.5)污染构成的重污染气候,应严格依照大气法第九十六条有关规定活跃应对,应急减排办法应依法依照国家有关技能攻略拟定。因臭氧(O3)污染构成的重污染气候,应及时向社会发布健康提示信息,一起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源的日常监管。因沙尘、山火、局地扬沙、国境外传输等不可控因素构成的重污染气候,应及时向社会发布健康提示信息,引导大众采纳健康防护办法,可视情采纳加强扬尘源管控等办法。
 
  二、标准重污染气候应对作业
 
  当猜测到未来空气质量可能达到预警分级标准时,各地应及时确认预警等级,原则上提前48小时及以上发布预警信息,按既定时刻发动应急呼应;或依照所在区域应急联动一致要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动应急呼应。当猜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气候,且间隔时刻未达到36小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气候从高等级应对。预警信息发布后,应急呼应前,空气质量猜测成果发生变化,与预警信息不符的,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等级或取消预警。应急呼应后,当空气质量猜测成果或监测数据达到更高预警等级时,应及时进步预警等级,晋级应急呼应办法;当猜测未来空气质量改善,且将继续36小时及以上时,应下降预警等级或免除应急呼应,并提前发布信息。
 
  各地应依据猜测预告成果和预警分级标准,依法依规及时发动和免除应急呼应,不得呈现达到发动条件但未发动、达到免除条件而未免除的情况;不得以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理由,随意发布预警信息并发动应急呼应、进步预警等级、延长呼应时刻。各地应在预警信息发布或应急呼应免除当天将相关信息经过空气质量预告联网信息发布管理平台报送生态环境部。空气质量猜测预告信息应向社会公开发布。
 
  三、强化区域应急联动
 
  综合考虑气象、地形、污染传输特色等因素,合理区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各区域应强化重污染气候区域应急联动,清晰安排协调单位。其间,生态环境部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应急联动安排协调单位,一起加强对各区域应急联动的辅导;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为汾渭平原应急联动安排协调单位;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为长三角地区应急联动安排协调单位;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成渝地区等已树立联防联控机制的区域,应赶快清晰应急联动安排协调单位;鼓励其他邻近省份、跨省接壤城市、省内接壤城市树立重污染气候应急联动机制并清晰应急联动安排协调单位。
 
  各区域应急联动安排协调单位应加强空气质量局势联合研判,猜测到将发生区域性重污染气候进程时,及时通报区域预警提示信息,清晰应急联动范围、预警等级和应急呼应时刻,安排展开应急联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严格依照区域预警提示信息要求,及时安排所辖市县展开区域应急联动,省内应急联动城市原则上发动同一等级预警,预警等级和应急呼应时刻不再依据城市猜测预告成果确认。各地应将区域应急联动有关要求归入应急预案。
 
  四、加快重污染气候应急预案制修订
 
  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主管部分应合作本级人民政府并辅导市县人民政府做好重污染气候应急预案的制修订作业。已经按《重污染气候消除攻坚行动方案》预警分级标准完成应急预案制修订的当地,应对照本辅导定见有关要求及时进行更新;没有完成应急预案制修订的当地,应按本辅导定见有关要求展开应急预案制修订作业,并于2024年3月底前完成。应急预案制修订后应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分存案,一起向社会公布。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树立责任系统,清晰安排机构、职责和责任人,强化部分协作,构成重污染气候应对合力。应急预案应充分考虑保证民生、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等有关需求,尽量减轻对人民群众正常出产日子的影响。
 
  五、加强重污染气候应对作用评价
 
  省、市两级生态环境主管部分应研究树立针对重污染气候应对的事前研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价技能系统。加强空气质量猜测预告才能建设和专业人员配备,完善猜测预告和局势剖析的会商机制,树立重污染气候案例库,及时对污染进程猜测预告准确性进行评价,进一步进步空气质量72小时猜测预告准确率,尤其是重污染气候进程的猜测预告准确率,确保污染进程不漏报;2025年年末前,省、市具备7—10天预告才能,区域具备15天预告才能。推进多源清单融合,动态更新排放清单,及时把握本地源排放情况,重污染进程期间展开动态成因剖析,研判污染来源贡献。及时安排专家对重污染气候进程进行剖析解读,及时回应大众关心。展开应对办法执行情况及减排作用剖析,加强应急预案施行作用评价,并依据评价成果不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生态环境部依据需要对当地重污染气候应对作业进行评价,如发现存在应急呼应发动和免除显着不标准、应对办法不执行问题突出等景象的,将视情进行通报。
 
  现行重污染气候应对政策文件有关要求,如与本辅导定见不一致的,以本辅导定见为准。
 
  生态环境部
 
  2024年1月22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新疆出产建设兵团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4年1月23日印发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