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
眼球经济:大型活动中的巨大商机
2011-10-12  浏览:25

世界的新闻高地在纽约,中国的新闻高地则在北京,所以很多活动为了制造全国影响力,都会选择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或启动仪式。即使是区域性活动,要想引起全国受众的关注,就得打破区域限制,面向全国甚至世界,以“大思路、大格局、大项目、大手笔”的理念来运作活动。如飞机穿越张家界天门洞,当时就吸引了国内外几百家媒体的关注。

 

活动中蕴含着巨大商机

 

央视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强势的传播平台、强大的社会资源动员和整合能力,围绕每年一届的主持人大赛、歌手大赛、模特大赛、相声大赛、书法大赛、烹饪大赛等重大活动、比赛、事件制作的特别节目,往往成为全国观众一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央视重大活动特别节目所具有的独特广告传播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在这些独特的收视资源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活动经济”,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每一项大型活动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就是一棵神奇的“摇钱树”。

 

企业往往因为冠名或赞助某一特别节目而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好感度,而消费者提起某项活动也往往很自然地联想到赞助该项活动的企业和品牌。比如哈药六厂、隆力奇冠名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鲁花花生油赞助全国烹饪电视大赛,黄金搭档冠名“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水井坊、郎酒、蓝色经典天之蓝冠名“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人寿、郎酒红花郎冠名“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评选活动。仅2010年“我最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的冠名权就卖出了1亿1090万元的高价。2010年第14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冠名权也卖到了7909万元的高价。喜之郎、百事可乐先后冠名光线传媒运作的音乐风云榜,白沙集团支持航空特技飞行等等,都使赞助企业与活动一起成为当时全国观众关注和新闻媒体炒作的焦点。

 

各种类型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限资源

 

一项活动初创时,并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更多的是一种智力投资。活动一开始也许大家并没有发现它的无限商机,当活动年复一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时,它的价值才日渐显现出来,如“世界小姐大赛”。而后来要想介入者,就必须翻越人们心理上“先入为主”的重重障碍,先行者也会为后来者设置“进入壁垒”,后来者要得到大众认同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一个具有独特创意的活动,就是一个具有巨大商业潜质的独特资源,而这种资源就像其他物质方面的矿藏一样其本身是有限的。中国有句俗话,叫“好事不过三”。面对第一个跟风者,别人还会夸他脑瓜子聪明;面对第二个跟风者,别人就有些轻视了,但也许还能忍耐;当第三个跟风者出现时,别人就会骂他弱智了。比如广东卫视已创办了一个“明日之星”的选美大赛、凤凰卫视也在选美活动的狭缝中抓住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尾巴“中小姐环球大赛”,别的卫视台再想进入此类活动,就会自讨没趣了。此所谓“先入为主,占山为王”。抢得先机,也就抢占了商机。

 

于是,众多机构在“觉醒”举办活动能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后,便纷纷行动起来,开展各式各样赛事的“圈地运动”,抢占形形色色评选活动之“山头”,细数一下各种节庆、选美、评比活动及颁奖盛典就可知各地争夺大型活动“资源”的激烈程度。

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