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提升加工贸易规模。按照产业链整合思路拓展加工贸易,发挥好龙头企业作用,现已形成围绕奇美电子的液晶光电及配件加工出口企业群、以技嘉科技为代表的计算机及配件加工出口企业群、以立立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群、以海天机械为代表的紧密机械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群等加工贸易特色板块,通过上下游整合配套和业务配套,带动了加工贸易业务大聚集、规模大提升。2005-2008年,宁波保税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幅达到95.8%,高于全市水平60多个百分点。2008年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75.3亿美元,其中出口40.1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41.2%和34.7%,全省的16.4%和13.3%。今年1-4月,加工贸易进出口11.2亿美元,其中出口5.2亿美元,进口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1/3、1/5和1/2。
三、推进自主创新提升加工贸易发展质量。搭建加工贸易企业技改创新平台,建立了国家集成电路(宁波)产业园等4块国家级牌子、区域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3个高端人才培养基地、6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改和业务升级,近三年来累计支出上亿元人民币用于专项补助,优势企业业务得到充分拓展,促进了加工贸易结构优化。据统计,全区电子信息类产品出口在加工贸易出口占比,从2005年的62%提高到2008年的88%;特别是液晶光电企业主体地位确立,2008年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58.5亿美元,占全区78%、全市32%、全省12.7%。
四、创新服务机制优化加工贸易运作环境。开辟了加工贸易“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通关、税务、外汇、工商、建设、经贸等窗口提供便利;推出了预约报关模式、“集中报关、分批出区”通关模式、启动了一卡口特别验放、检验检疫分类管理模式;对机电设备进口、木质包装查验采取弹性验放制、堆场现场检疫、企业拆箱取样和节假日预约验放等模式;对以成品内销、料件征税的企业,实行料件预检验模式;针对重点企业还实行“一厂一策”、“一行一策”,目前区内单批货物平均通关、检疫时间缩短至1天以内,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高效贸易环境。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