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一期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的湖北追日电气新能源研发中心光伏逆变器生产线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将于9月中旬建成,预计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可替代36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多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31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0.27吨,具有相当可观的节能减排效果。
近年来,襄樊高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战略转型。该区以优化投资结构促调整、以新技术改造推动节能降耗、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三轮驱动”引领节能减排提档升级。
该区把结构节能放在首位,把住节能第一道关口,严拒“三高”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优化投资结构。去年8月,福建一客商欲投资4亿多元上马炼钢厂,因属于高耗能项目,最终被该区拒之门外。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该区先后拒绝各类“三高”项目10多个,投资总额近20亿元。
科技创新突破节能瓶颈。从2007年起,该区每年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研发。大力公司研制的新型节能谐波起动电机比普通电机功率因数提高5%以上、节电3%以上,并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崇赟汽车零部件公司自主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比普通柴油发动机节油达10%以上、氮氧化合物达到欧Ⅲ排放标准;五二五泵业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项目,大大降低了烟气脱硫工程成本,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又能在环保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广泛运用于全国近千家电厂,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该区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通过搭建集约发展平台,实现高效节能产业的集聚。今年5月,总投资80亿元的节能装备产业园项目落户该区深圳工业园。该项目定位为国家级节能装备制造和创新发展产业基地,主要涉及钢铁、电力、冶金、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计划3年内引进节能装备制造企业30至40家,并将建成一个国际级节能研发测试工程中心和节能重点实验室;以中大青山电动车为龙头,该区加快推进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汽车动力、锂电池原材料生产等相关战略性产业链的形成。江苏新日电动车、襄樊亨亚高蓄能电池及中大青山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先后落户该区,并计划用5至10年时间,达到年产80万台(套)动力总成、10万辆纯电动大客车、50万辆纯电动轿车的生产规模。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