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新闻
徐州开发区“四项工程”成就低碳之路
2010-09-17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2471
      近年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节水节电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垃圾发电工程和环境整治管理工程,打造生态工业园区体系。目前,全区拥有10家省级、市级绿色社区,11家省级、市级绿色学校。绿地覆盖率达45%,人均绿地13.6平方米。

      一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了15家企业作为园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对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和对标管理工作。对29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已有2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1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培育了省、市级环境友好企业5家。在能源控制上,做好“节流”文章,更换了高压钠路灯,使用LED节能照明路灯,年节电达6.5万度。开展新增建筑节能工程,凡新增民用建筑均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空气厚度为20毫米,节能率达50%,近两年已完成节能建筑210.7万平方米。

      二是中水回用,促进水循环。目前,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作为“十一五”淮河流域污染治理考核项目,它也是徐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点工程,今年4月开工,计划年底竣工投入运行。届时该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将从现在的10万吨提高到15万吨。据徐州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全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目前新建和扩建的几座污水处理厂总共将增加15.5万吨的日处理能力,这个荆马河二期扩建工程将占到新增总量的三分之一。据悉,荆马河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束纤维滤池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每年节约清洁水源近700万立方米。

      三是垃圾发电,变废为宝。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区内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产业密集的特点,着力构建静脉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引进了星丰金属资源、保利协鑫可再生能源和浩通新材料等高水平的资源回收公司,为区域内资源闭环流动和循环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发区在区内开展了工业废物生态管理标识活动,引导和推动园区内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工艺设计、废物代谢等多个环节进行废物减量。在投资4.13亿元建设了保利协鑫垃圾发电厂后,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集中转系统,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区内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经垃圾中转站压缩后送到保利协鑫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置,该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二段往复式机械炉排炉,日处理垃圾近1000吨,日发电约28万千瓦时。脱硫、脱硝效率、氯化氢等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其中二噁英和烟尘排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四是整治环境,打造生态景观。在引导居民参与环保的同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生态景观工程。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的生态效应。实施了凤凰山和东珠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了金龙湖小镇生态商贸区和高铁商务生态区。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建设了蟠桃佛教文化景区,重点实施了寺庙园林、生态林、风景林、养生植物和桃花源等五大景观区。制订了园区河道水环境专项整治和村庄河塘整治实施方案,对园区内主要河道生态清淤、动力调水、生态修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杨山大沟和杨石大沟清淤治理工程。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