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五年累计投资6.2亿元,实施了56项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着力构建居民增收、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等民生体系,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
一是实施富民工程,切实增加居民收入。该区充分发挥区位、大项目、港口三大优势,主动对接融入临港工业经济、蓝色经济,大力发展租赁型工业、海洋渔业、商贸物流服务业,加快街道村居经济发展,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居民收入的“双赢”。扎实开展了就业再就业指导培训工作,近五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 7500人次,新增城乡就业2.1万人,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65元,年均增长12.2%。
二是实施惠民工程,把开发建设的成果普惠每个家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近五年,投资1.2亿元,在全市率先消除D级学校危房,新建成兰州路小学、桂林路小学、实验学校初中部等学校7处,校舍4.2万平方米。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生升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88.7%。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村居卫生一体化管理,在全区科学设置57处村居卫生室,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3万人,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9.9 %和98%。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新农保试点工作覆盖了全区86个村居,参保人数达5.5万人,到达领取年龄的12000多名参保农民已按月领取养老金。对全区752个特困户实行台帐管理,由机关干部结对帮扶。
三是实施安民工程,营造平安温馨生活环境。成立专门办公室推动城中村改造步伐,出台推进城中村改造办法,已在东韩家村、刘家寨、高家村、宋家湖等11个村居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近五年,新开工集中居住小区78万平方米,建成68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活动,建成了上海路垃圾中转站,全区50%的村居实现了垃圾统管统运,城乡卫生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新建20处标准化警务室,2010年全区民转刑、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2%、31% 和38%。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