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建设园区,承载文化产业发展
大庆市于2005年在全省率先辟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作重心向园区转移、政策资源向园区倾斜、发展要素向园区配置,助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头建设”原则,大庆市通过跨地理空间开发、跨行政区划管理的“飞地”模式,推进产业园扩容增量。目前,园区已吸纳“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和百湖艺术苑两个分园加盟,初步构建起“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形成了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及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及文博会展、艺术创作及产品交易等五个主导产业区块。
为扶持园区企业发展壮大,大庆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设立“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文化项目、重点文化企业、重要文化品牌,给予贷款贴息、项目补贴、配套资助、成果奖励等支持;在用地方面,建设用地每平方米超出100元部分返还企业;在税收方面,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100%、后两年50%返投企业,专项支持自主创新和扩大生产。
大规模引建项目,牵动文化产业发展
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上,大庆市充分借助产业园这一载体,千方百计谋划、储备、引进和建设项目,实现了文化产业厚积薄发、迅猛发展。
大庆市重组优势资源做强项目,把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战略重组同步推进,着力打造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和大庆文化集团“双子星座”。新闻传媒集团主要通过“同质整合、人力聚合、品牌融合、资产组合”的跨媒体重组模式,实现大庆报业和广电集团强强联合,成为拥有5亿资产、7家子公司、“两台五报三网”的现代传媒集团;文化集团主要通过“一企统领、两制并存、市县联动、多元发展”的跨院团重组模式,实现市歌舞剧院话剧院、电影公司、书画院和四县专业院团优化整合,成为拥有3.1亿资产、6家子公司、2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现代文化集团。
借助中国工业战线旗帜和世界著名油城的声誉,大庆市挖掘独特潜质,成功引进“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北国之春梦幻城等一批“旗舰型”项目。借助四家驻庆中直石油石化企业、大庆大学城、创业中心孵化器的科技人才优势,促成院校企联合、产学研联动,推动科技成果向文化生产力转化。通过广泛深入合作,大庆红光科技公司研发出拥有国际专利的“多维汉语学习应用系统”,以其为核心技术的多维“汉宇通”学习机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大庆纳奇网络公司开发出9款大型网络游戏。
宽领域开拓市场,助兴文化产业发展
打造“文化大庆”,催生蓬勃的文化产业。大庆市秉持“开放办文化、办开放文化”理念,立足市内市外两个市场,不断加大开放融合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高雅艺术激活文化消费市场。大庆依托全市22个文联协会、486个文艺团体,广泛开展“大庆之冬”、“激情之夏”等品牌文化活动。大庆歌剧院加入中国北方剧院演出联盟,三年举办大型文艺演出500多场次,吸引观众40多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百湖艺术群落吸引金恩、贾平西等13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入驻,举办卢禹舜书画展等全国性大展20多场次,累计接待参观者2万人次。
文艺精品撬动外埠演出市场。大庆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品牌宣传,相继推出话剧《铁人轶事》、电视剧《奠基者》、电影《铁人》、纪录片《大庆魂》等一批精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荷花奖等省级以上大奖190多项。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舞剧《鹤鸣湖》等精品作为建国60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歌舞秀《经典永恒》等节目在全国各地巡演800多场次,动漫产品《大志有话说》、数字电影《在这个家庭里》等作品登陆央视。
融合发展开拓文化关联市场。大庆市扎实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式发展,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与大连、大理、大同缔结“连理同庆”城市文化旅游联盟,衍生发展大庆文博会、雪地温泉节等节庆活动,着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预计今年可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35.4%。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