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产品价格涨势的环比放缓以及翘尾因素的大幅回落,市场预测将于11月9日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将出现回落。市场几乎一致认为,10月C PI的同比涨幅将从此前连续4个月的6%以上回落到6%以下,但是对涨幅究竟有多大还有分歧,更多的观点倾向于在5.5%左右。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预测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可能自6月以来首次为负的同时,认为非食品环比可能与上月持平。
鲁政委对记者说,从今年9月份烟酒、衣着环比上涨的幅度明显高于2005年来历史同期来看,生活必须品价格上行压力尚未减轻。但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居住价格的涨跌则与上游原材料价格及经济景气密切相关,考虑到9月下旬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前期明显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房地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预计10月份这三项环比涨幅为负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以上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信息,鲁政委推算10月份C PI环比可能上涨0.1%。再考虑到10月翘尾因素与上月相比将下降0 .7个百分点,预计10月份C P I同比涨幅会较上月大幅下降0 .6个百分点至5.5%。
由于数据显示近期食品价格环比涨幅下降,所以10月的C PI环比涨幅将向历史均值回归。另外,经济增长领先通胀的关系也预示着增长放缓将带动C PI涨幅回落。所以预计10月C PI同比上涨5.6%左右,四季度C PI涨幅将逐月下降,年底可能回落至5%以下。
随着年内物价涨势回落趋势确立,近期对明年C PI走势的预期变得明显乐观。如高华证券宋宇预计明年CPI将降至3%,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对记者表示:“我们中心的模型预测,明年C PI全年涨幅在2.8%左右。”但是也有经济学者认为,明年的物价上涨压力虽然会较今年有所减轻,但是仍不容低估。
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政府把控制通胀作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到了第三季度,政策效应终于有了显现。随着流动性收缩,过旺的需求有所抑制;粮食丰收,食品价格上涨的动能可能减弱;欧美经济低迷带来的需求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波动中相对趋稳;四季度消费物价的涨幅有可能进一步回落,但涨幅不可能降到4%以下。这样,全年通货膨胀率有可能超过5 .5%。 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更要关注通货膨胀长期化的趋势。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则更强调成本推动因素对物价的支撑。他说,保持物价稳定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李雪松认为目前特别需要重视成本推动的因素。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输入性通胀因素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会影响世界经济的价格格局,对我国经济带来难以自主调控的通胀压力。第二,保持农产品价格的适度提高需要接受价格总水平的上涨。提高农民收入要保证农产品价格稳定提高,必须主动保持粮食收购保护价格的提高与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合理关系。第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