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SWS)大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行精益生产。它不仅是我国年造船完工量率先超越3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而且还是我国惟一一家年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双双进入世界十强行列的造船企业。该公司生产的10.5万吨阿芙拉型油船还获得了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代表。
11月9日, 2007中国制造业论坛年会在京开幕。尽管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但与会嘉宾却不谋而合地将焦点放在了走向世界的下一步上。
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或许这些问题在论坛上找不到答案。但是,这样的忧患意识和思考方向却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具备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征途中,自主创新代表着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多的利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提出来要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更是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吹响了新的号角。”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下一步就是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否则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面临动力不足的困境。
中国企业如何迈出这重要的下一步呢?吕政认为,应着力提高3个能力:一是提高自我积累的能力。“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很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企业必须要拿出一部分来进行技术创新。”二是提高吸引、培养人才的能力。三是提高关键技术甚至是前瞻技术的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对于企业的自主研发意义重大。吕政举例说,韩国汽车企业当初刚开始研制清洁燃料和双动力汽车时,其第一批成品的价格非常高,根本没有人愿意购买。后来,韩国政府出资购买了这些汽车,从而使得企业有资金进行下一步的研发。“我们过去一说政府支持,就是给钱。但是实际上,韩国政府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参考。”
建立上下联动的产业链
过去,中国企业并不乏联手走出去的例子,但是多为同地域、同行业、甚至同一产品的企业联手开发海外市场。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宋群看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下一步,应该是各个行业都以大企业为龙头,集聚中小企业形成上下联动的产业链。
“如果我们的制造业大企业没有产业体系的支撑,没有强有力的中小企业的配套,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宋群认为,当今的国际竞争已经不再是个别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产业的综合实力、产业配套体系的竞争。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的竞争才能大大提高我国制造产业的技术总体实力和水平。中国制造企业要想发展成为跨国企业,就必须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形成由众多中小企业参与配套的产业链。
宋群举例说,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复苏的重要原因就是一大批中小企业为海外大企业进行产业配套,通过这些大企业的带动来提高自己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中国已经成长出了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因此,完全可以依靠他们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宋群建议,政府部门下一步应该进一步打破地区和行业的分割,创造一种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重点支持有能力的大企业继续发展壮大,鼓励他们将国内的中小企业纳入其产业链,加快产业配套体系的形成。
争取话语权
有人说,中国制造如今的规模足以在世界市场形成“蝴蝶效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制造主要是影响产品的产量、价格,却很难影响技术、标准这些更为核心的因素。因此,中国制造要想真正走向世界,下一步就必须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
话语权首先来自于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认为:“只有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才能争取到与竞争对手平等对话的权利。这也是下一步中国企业最应该努力的地方。”
话语权还来自于资源利用的自主度。商务部工业司司长王琴华认为,近年来,国内制造业所需的重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大幅度上升。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将随时面临外来压力。
话语权还来自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吕政认为,只有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真正保证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的专利有90%是垃圾专利,很多还没有进一步开发。
专家点评中国制造业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勇对中国制造业的五大产业进行了点评。
装备制造业2007年,装备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涌现,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不少成果。电力装备、石化装备、冶金装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设备都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汽车工业2007年,汽车工业产业规模高速扩张,自主品牌迅速崛起。从今年前10月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750万辆,全年有望冲击900万辆,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从自主品牌销量来看,2006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占全部汽车销售的17%。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对于汽车工业的制约将更加严峻。环保、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工业下一步发展的热点。
船舶工业我国加入WTO以后,最让人乐观的行业就是船舶工业。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1月到8月,我国船舶工业利润增幅达到125%,利润达到185%。
2001年到2006年,中国造船产量订单量年均增长30%~40%,与此同时,我国在船舶制造的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我国船舶工业与日本、韩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纺织工业近年来,纺织品出口一般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而且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实现了纺织工业产业链的协同增长。2000年到2006年,纺织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达到 20%。另外,我国加入WTO后,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过去增长了1.9倍。行业亏损面由20%降到15%。这也充分说明了传统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家用电器行业2007年,我国家用电器全球制造地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彩电、空调、压缩机、微波炉四个产品占全球总产量达到70%左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家电制造业的问题也趋于显现。2003年起,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台电视,400万台 冰箱,还有600万台洗衣机需要报废,这些报废电器里面具有大量的铅、汞、铬等有毒、有害材料。我国家用电器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制造业:中国的下一步怎么走
2007-12-24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782
- 下一篇: 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厂一期工程起重机招标
- 上一篇: 日立电器将投资5300万美元生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