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纺织服装产业也经历着转型所必需的“痛苦”和磨砺,但是对于这个重要民生产业,国家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转型升级中的纺织服装产业由此增添了前行的动力。2009年,我们回顾了去年惠及纺织服装行业的有关利好政策:
利好1
出口退税率连续上调
2008年7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该通知指出, 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也是我国自2006年推出下调企业出口税率外贸政策以来首次回调。
时隔两个月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明确了从2008年11月1日起,国家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的出口退税回调也再次惠及了纺织服装行业。具体来看,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4%,上调了1个百分点。
点睛之笔
2008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人民币升值明显加快、国外市场需求减弱以及国内银根紧缩,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有的甚至不堪重负而濒临倒闭。此番状况严重阻碍了行业企业的获利能力。国家发改委的一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3650亿元,增长率为8.5%,回落了7.5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产业出口退税率上调,有利于刺激该行业的出口,缓解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压力,让企业健康发展。
在2008年第一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时,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曾表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表明政府对产业形势进行了周密调研。通过财税和贸易政策的局部性调整,目的在于实现全局性的平衡。虽然只是两个百分点的幅度,但这已实属不易,它体现的是国家对产业进行积极扶持的姿态。”事实确实如此,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利润率在6%~7%左右,两个百分点的上调幅度就相当于为企业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正当人们为出口退税上调欢欣鼓舞时,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又给了行业沉重一击。一些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珠三角地带的企业因挺不过这个难关,陆续停产、倒闭。鉴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相关部委再次发出通知上调该行业出口退税率。
对于国家连续上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的举动,一些业内外人士认为只是“杯水车薪”,企业受惠程度有限。原因之一在于退税率的上调幅度较小,赶不上人民币的升值速度。
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决定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这是自2008年以来,第三次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
虽然,国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广大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上调确实不是治本的方法,一味依赖退税率上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在这个命运抉择的十字路口,抓住退税率上调的利好政策,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或许才能让企业固本培元,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好2
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出台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举措涉及到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将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讲,会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点睛之笔
表面来看,纺织服装行业直接受惠于十项扩大内需措施的幅度可能并不大。但是在十项措施中,明确提出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从长远来看,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却极有可能对纺织服装的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的服装产业分布格局。对于竞争激烈的纺织行业而言,以上任何一个环节滞后,都会让企业遭到致命打击,其中关键在于这些环节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
同时,十项措施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将使农民直接受益。现在的中国还有9亿人在农村,他们是广大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市场的开发还不是很充分,农村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挖掘。因此,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开拓,这将使这块“真空”市场变得极具潜力。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算得上是十项措施中的亮点,也算得上是十项措施对行业最大的帮助。长久以来,银行就认为纺织服装行业盈利空间小,对行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兴趣不大,甚至持“排斥”态度。这就直接导致中小企业陷入正常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哪还谈得上发展壮大?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说:“目前我国有很多服装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处在关门或倒闭的境地,这对整个服装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资金信贷问题关乎着企业的生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十项措施中的相关措施“对中小型密集型的服装行业来说,实属阳光灿烂。”
利好3
促进轻纺业发展六项措施
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简称“国六条”。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轻纺项目,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缓解成本压力;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清理和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轻纺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等。
点睛之笔
在继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国十条”)出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务院又研究部署了促进轻纺业发展的六项措施。如此高密度扶持举措的发布,实为少见。这不仅反映了国家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出手”快和准,也充分体现其大力扶持纺织服装等重要民生行业态度坚决。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非常严重,加速了纺织服装出口下滑速度。其中外向型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具有毁灭性,很多企业纷纷将产品转向内销。据统计,2008年1~9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1.85%,其中服装下滑7.62%,纺织品增长10.16%。对于纺织工业就业人口来说,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要知道连续多年来,纺织工业每年都会有一定量就业人口增加。
“国六条”在这个时候出台,对于纺织服装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特别是稳定并加大了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前有“国十条”,后有“国六条”,两个措施前后呼应,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对中小企业实实在在的利好。纺织服装行业中许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此次“国六条”指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融资保证。同时,这也将极大增强中小企业参与自救的信心。
例如,在江苏省,2008年底前增加的20亿元财政资金中,专门用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资金就高达10亿元,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不久前,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纺织振兴规划得以出台。此次会议再一次提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2009年纺织服装业利好政策内容
2009-02-18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841
- 下一篇: 2009年中联重科经济复苏
- 上一篇: 绿色机床成为机床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