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事
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开农庄赚百万(2)
2009-05-16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600

  

    与此同时,吴楠和男友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马不停蹄地将60亩承包地整理好并建起暖棚。每个暖棚的面积为0.5亩,月租金为600元,可一个人租,也可以合租。每个暖棚前都竖有写着种菜者名字和种菜心得的牌子,四五十种菜种、农具、菜秧子、农肥等都由村里提供,还有专门的农业技术员帮助指导种菜。
  “五一”长假,第一批80多名白领如约来到,纷纷租下了自己看中的标号田。缴纳了租金签下合同后,他们就从吴楠手中领来农具开始干活。吴楠则在田边给他们做示范,从除草开始,一直到翻地、播种,整整忙活了7天时间。至长假结束时,原先荒着的田块已成了整整齐齐的庄稼田,有人在田里播下了黄瓜、西红柿的种子,有人在田里插下了晚季秧苗,还有的种下了茄子、冬瓜……临走时,那些白领们还与吴楠签下了代管合同,委托她代为施肥、治虫等。每个棚的月管理费均按照200元收取,这样下来,吴楠光租田费与管理费就收到了30多万元。有了这笔宝贵的流动资金,她购买了生产资料和有关配套设施,干劲也更大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上海李小姐,她是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股票基金经理,虽然年薪数十万,她本人还有辆令人羡慕的保时捷高级轿车,可搞证券投资风险很大,平时的心理压力很大。
  自从承包几亩果园当上“小农庄主”后,李小姐每天都开着那辆红色保时捷前来劳动。一上岛她就觉得是进了避风港,顿感心旷神怡。李小姐索性关掉手机,同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可以随意干点翻土、浇水之类的活儿,只让那只宠物狗跟着自己。她在一片空地上种了早熟品种的桃、李子和樱桃等水果。因为没有种水果的经验,一开始根本摸不到头绪,后来在农艺师的精心指导下,李小姐很快就对剪枝之类的活样样精通了。美丽的乡村生活,让这位精致白领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身上诸多的“病”渐渐好了,人也活得极其轻松、洒脱。
  到了秋天,红红绿绿的水果挂满了树枝。李小姐就带着同事、朋友前来吃水果大餐,女孩们的大脑和肠胃对那些油腻的东西早已产生了厌倦,突然看见如此清爽之物,顿时一片欢呼。
  在“小农庄主”们拥抱大自然享受阳光的同时,作为土地经营者的吴楠,更是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购车置房,田埂上玩出大事业
  转眼到了2004年,这种散发着清新泥土气息的田园生活,越来越受申城白领的追捧。这年春天,上海及外地的多家报纸杂志,纷纷对“小农庄主”这一新生事物评头论足,并引起了驻沪港台人士和老外们的关注,他们也纷纷找到吴楠,要求租地当“周末农民”。
  手里的60多亩地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吴楠又在青浦和松江一带租下150亩土地,并招聘一批农大毕业的学生做技术指导。菜棚旁还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当地人称为后蓝江,因为水流活,污染少,水产非常丰富,有河蚌、河虾、鲫鱼和螺蛳等等。人们种完菜休息时,坐在河边或悠闲地垂钓,或在河旁摸螺蛳,或看看书听听MP3,或者躺着聊天,真是乐趣无穷。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