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社区“五级管理”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经过充分调研和探索,逐步建立了“开发区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居民组长—社区网络员”的“五级社区管理网络”组织架构。
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总体负责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发展本社区的公益事业。社区工作站则实行“一体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目前开发区6个社区通过合理划分内部管理服务半径,共设立工作站22个。工作站下设若干社区居民组长,负责领导社区网络员,直接面向居民开展工作。
社区居民组长和社区网络员是丰富社区管理的“毛细血管”,能够深入居民中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也便于以情动人、以德服人地促进邻里关系和谐。
“五级管理”模式实现了让昔日的村民“变身”居民后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解决了失地农民搬进城市社区,“村委会找不到村民、社区管不了居民”的两头尴尬。
目前,整个开发区已经按照“公寓房社区每幢楼(20户)设1名网络员,10幢楼设1名居民组长;宅基地自建房社区每20户设1名网络员,每100户设1名居民组长”的标准,设置了居民组长127人,网络员494人,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
基层社区文明二三事
组长:文明新风宣传者
叶泽湖花苑社区于今年初成立了东港、西港两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下设多个工作小组,尤海峰担任第一小组的小组长。“下情上达,上情下通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他经常对自己说,要把老百姓上来反映问题转化为下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每天,尤海峰会在自己的辖区范围内巡查,与老百姓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早反映或解决,化解矛盾。“一些老百姓认为现在菜价贵,屋前屋后自己种点不要紧,所以社区内有时候会出现绿地种菜问题。”尤海峰说,他们和居民本身都是邻里,经常上门去劝说,大家也比较愿意听,做工作的时候也注意方式方法,不会让大家觉得难堪。
现在,社区里黑诊所、违章搭建等问题都已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居住在环境优美、和谐的新型社区里,居民们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他们普遍形成这样的意识,就是“公共社区要人人讲文明”。
网络员:爱心帮扶传递者
今年53岁的杨雪弟,是叶泽湖花苑社区的门卫师傅,但从今年开始,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社区网络员。
今年初,群众心目中的老好人杨雪弟经过社区工作站提名,20户居民签字同意,成为叶泽湖花苑社区的一名社区网络员。他白天上班,晚上就到居民家里去串门,问问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解决。社区有一个低保户杨仁宝患有心脏病,每月300—400元的医药费让他生活境况不佳,加上年纪大,腿脚不方便,生活上需要更多关心。杨雪弟得知后,立即将情况反映给了居民组长,短短几天内就有了回音,老人的实际困难得到了政府的关心,政府提高了每月的资助比例。
志愿者队伍:文明指数提升者
在基层社区,一些热心助人的居民主动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在记者采访的叶泽湖花苑社区,已拥有10支志愿者队伍,参与人数超过200人。平均每10个居民中就有1个是志愿者。计生志愿者、助残志愿者、爱心帮扶志愿者、治安义务巡逻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
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楼幢”、“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选“学习型家庭”、“特色文化家庭”等活动,都有志愿者队伍的倾情服务和支持。青年志愿者活跃在社区里开展“清洁家园、根除陋习、促进健康”主题活动,党员志愿者开展治安联防巡逻活动,妇女志愿者开展远离黄、赌、毒活动,还有“一帮一”、“多帮一”帮扶活动等。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同时,志愿者还帮助社区实现“自我服务”,举办文化节、读书节、艺术沙龙、体育比赛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让新型农民社区的文明指数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攀越高。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