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收生意宝讯:农夫山泉芝麻店,用十亿砸一个“梦想”
“农夫山泉芝麻店”,名字是新名字,项目却不是新项目。
在2018年,农夫山泉将自贩机布局到了一个新的零售场景——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据相关媒体报道,2018年6月,农夫山泉就已经悄然占据了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多个社区的地下停车场。
2019年,农夫山泉将“地下停车场自贩机”这个项目单独命名为“芝麻店”。从名称上看,从原来的“机器”到“店”,表明在农夫山泉的规划里,“芝麻店”将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卖货机器。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包括农夫山泉、娃哈哈、统一等快消巨头,在自贩机上的投入都是火力全开,不断加码,花钱如流水。
因为,对任何一个品牌来说,直接连接消费者,实现F2C,始终都是他们不变的“梦想”。
农夫山泉将“社区地下停车场”这一场景单列,并为之量身定做了一个“芝麻店”模式,背后又打着怎样的算盘?
为了芝麻店,
农夫山泉下了五年十个亿的“赌注”
据农夫山泉某区域经销商李华(化名)介绍,农夫山泉芝麻店已全力推进了一年,芝麻店已进驻了33个一二线城市。
以省会城市为例,南京市场和郑州市场分别投入了900台和1200多台芝麻店。截止目前,农夫山泉在全国范围内投放的芝麻店超过了3万台。
在开发速度和要求方面,李华向新经销透露,2018年农夫山泉芝麻店主要追求速度,要求区域城市每月开发150台以上,完成对中高端社区地下停车场的覆盖。现在,农夫山泉会更加关注芝麻店质量,质量考核主要包括小区的入住率、房价水平。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经销,芝麻店是战略,农夫山泉已经做好了每年亏2亿,连续亏5年的准备。
农夫山泉为何对芝麻店如此看重,为一个地下停车场场景就愿意下十个亿的“赌注”?如果能站在农夫山泉的角度思考一下,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
第一,品牌商永远都在追求控制权,越优秀的品牌越是如此。不管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渠道终端,都是在帮助品牌商完成销售的同时,又将品牌商和消费者阻隔开来。
如果不能直接连接到消费者,直接获取用户和交易数据,品牌商是不会有安全感的。自贩机也好,芝麻店也罢,都是能让农夫山泉直接连接消费者的。因此,这是包括农夫山泉在内的快消巨头愿意持续投入重金打造“自贩机”体系的核心动力。
更何况,与自贩机“大国”日本相比,我们的自贩机网络还有数十倍的成长空间。
第二,农夫山泉判断,小区地下停车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零售场景”。
现在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创新围绕的核心只有一个:怎样建立一个距离消费者更近,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的,且全新的零售消费场景。
看看传统B2C电商,020模式,外卖平台、各种到家服务、包括这两年火爆的社区团购,其核心都是如此。
因此,在农夫山泉的战略思考里:芝麻店是一个完全可控的小店,且距离消费者家庭百米之内,还与车直接相关联,这个新场景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是农夫山泉,面对芝麻店这个十亿赌注的“盘口”,你会下注吗?
芝麻店,是不是升级版的自贩机?
农夫山泉的芝麻店长什么样,它实质上是自贩机的升级版吗?它和自贩机有哪些不一样?
首先,二者的投放逻辑完全不一样。
自贩机投放的逻辑,是客流逻辑。自然客流高,点位价值大,投放效益好,才有投放的价值。投放自贩机,是要满足消费者即时、便利的消费需求。
这一点上,芝麻店和自贩机逻辑完全不一样。
因为小区地下停车场并非客流集中地,也并非常规理解上的购买场所。所以,投放芝麻店的逻辑,不是满足即时性、便利性购物需求。
芝麻店主打的是家庭计划性消费,它的逻辑是自提点的逻辑。
前期,芝麻店可以通过产品展示,满足一部分便利性消费。但这个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通过芝麻店展示,可以获取周边用户。而且,与其他场景的流动用户不同,芝麻店的用户基本是固定的。
其次,芝麻店有用户体系,自贩机是没有的。
芝麻店通过会员充值这一功能,开始建立属于农夫山泉自己的用户体系,在快消品中,此举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饮用水刚性消费,且购买频率超高,消费者充值会员的障碍较小。李华表示,经销商和业代每布点一个芝麻店,农夫山泉都要求有地推,且必须连接用户家庭100家以上。
以江湖传言的5万台芝麻店为假设,农夫山泉已通过芝麻店体系500万名消费者,这背后至少是100万户家庭用户。
第三,芝麻店和自贩机的售卖商品大不一样。
在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芝麻店内的销售商品与传统自贩机有了很大不同。在芝麻店里,商品已延伸到养生堂自有的东北大米、赣南脐橙,桦树汁面膜等。
业内人士称,未来在芝麻店中还会有米面粮油等商品。农夫山泉将围绕消费者家庭需求做“全产业链”布局,看起来,这是一盘好大的棋。
上游农夫山泉将围绕“家庭生活服务商”的角色,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优质商品,下游通过会员深度绑定。再往前一步设想,当农夫山泉实现消费者的深度连接,线上商城完成商品的扩充和丰富。对于芝麻店来说,其阶段性任务便完成,芝麻店不再是店,而只是一个取货点而已。
芝麻店的“梦想”,不可谓不大;商业之逻辑,似乎也能自证其说。但那些倒掉的各种模式和商业想法,哪个不是听起来大有道理,一落地找不到道理,哪个不是生于伟大,死得憋屈呢?
已经开了数万家的芝麻店,作为一个“零售新场景”,我们依然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停车场购物也好,取物也好,这个场景的对手都是楼下的便利店。与之相比,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2. 一个芝麻店的设备成本、建设成本、租金费用、运维成本、补货成本是多少,它的日均消费盈亏平衡点在多少?
3. 芝麻店的定位在家庭综合消费,那么农夫就得建立一个B2C的商城,且品类还需要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家庭需求。品牌商做零售,这个成功可能性有多大?
新零售专家王军点评
终于不叫自贩机,而叫店了。
无人零售的下半场已经没有了资本的助力,一切回归初心。品牌商通过自建点位,直接形成自有渠道,建立私域流量池,从而直达C端,怎么看都是个大战略。
那么关键点在哪里?
1. 点位
农夫选择了高档社区的地下停车场。非常精准。切的是车内补水,高频场景交互,中频次整件补水放在车后备箱。直接排他竞争。这确实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同时,车库的店铺,监控等基础设施要原好于社区地面露天环境。
2. 服务延展空间——车家庭
第一个延展是车上消耗品,车是现代人的第二个居所,很多产品消耗和更新频次较高。作为一个地库里的“店”,品类可以延展,因为,距离最近。各种虚拟关联产品也可以通过设备大屏幕进行投放和互动。
3. 服务延展空间——回家路上
从车上下来,走楼梯或者电梯路上,在自助机上购物或者自提,是否成立,我认为是成立的,近,顺路,都是购物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路径上,推送生活用品和食品也是成立的。
4. 想象力和竞争壁垒
自贩机进社区,先难在谈判进驻,后难在成本收益。农夫水本来就是引流品。在这个基础上,行程消费者心智影响,扩展产品品类是关键。从想象力来说,完全可以做成自提点。打通系统,为电商团购平台服务。
竞争壁垒,其实是有的,但是不在于初期投入,而是长期运营和维护能力。如何选品,如何做好售后,如何坚持做好密度,等等。
这是不是一个好生意呢?不好说。
但一定是一个可以跑马圈地的大场景。最后就看农夫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了,初期试错成本无法避免,整个行业在这方面都不成熟。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乐收生意宝-是乐收网旗下精准、便捷的采购信息和供应信息发布平台,乐收生意宝用简单的理念,致力于为中国4000万中小企业和商业人士提供便捷的采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