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总部经济,最高给予“3个1亿”的重奖;企业上市累计最高奖励1100万,刷新扶企惠企“新高”;单个新基建产业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覆盖区块链、5G、AI、大数据等……
9月8日,全球先进制造业招商大会召开,滨海湾新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签下OPPO芯片研发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OPPO全球总部、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及综合创新示范项目等4宗项目。与此同时,滨海湾新区总部基地揭牌,推出“6个10条”政策大礼包,建立了完备的招商引资配套体系。
湾区时代,百舸争流。4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约278亿元,涉及多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为滨海湾新区竞逐“新基建”蓝海的最新动向。此前新区引进项目涉及投资总额已达4206亿元,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大健康高端医疗产业项目体系雏形显现。
重大项目接踵而至的背后,是滨海湾新区对标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风口,从全球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为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磅礴动力。
新基建站上招商引资C位
如果列举2020年中国经济“热词”,“新基建”一定位列其中,这也是全球先进制造业招商大会的一个焦点。
本次新区签约的“新基建”重点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和创新基础设施领域,吸引了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巨头投资。
其中,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总投资额约50亿元,占地面积约423亩,主要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软硬件技术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为核心,建设智慧终端研发中心、智能设备制造中心和生活配套等。
OPPO芯片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45亿元,用地面积约400亩,以芯片研发设计、微电子科技的开发与研究为主导产业,并导入5G、AI、IoT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布局,主要建设芯片研发中心、芯片实验测试中心、半导体装备研究中心、5G终端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及企业人员生活设施配套等。
OPPO全球总部项目总投资额20亿元,占地面积约140亩,重点围绕国际业务综合管理运营及新型产业的开发与研究,建设全球业务运营基地、前沿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移动互联网运营总部、全球技术研发交流及会议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作为一条全新的赛道,布局“新基建”,就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OPPO、vivo投资项目落户,筑牢了滨海湾新区“新基建”的坚实底座。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今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总投资5.9万亿元,以“新基建”为引领的新一轮投资项目成为亮点。前不久,广州、深圳两地已率先在省内抢跑,吹响了“新基建”的集结号。东莞也蓄势待发,铆足了劲。
新基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以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融合基础设施,及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
当前,华为、OPPO、vivo为即将到来的5G时代频频发力,抢占风口,将业务从智能手机领域延伸到芯片研发、半导体装备研究、5G终端研发和人工智能研发。作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拥有华为、OPPO、vivo三部智能手机巨头的东莞,在以5G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往往喝“头啖汤”。
滨海湾新区是东莞“未来城市”,也是未来产业聚集区。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松山湖、滨海湾、水乡、银瓶列为5G示范区。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全球制造业招商大会当天,《东莞滨海湾新区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办法》(下称“新基建10条”)发布实施,提出加快新区新基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新区高质量发展。
“新基建10条”提出,支持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新区投资建设新基建领域产业项目,对新区区域经济贡献、国家战略支撑或产业形态培育等具有重大引领示范作用的,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对于国家级、省级认定的新基建示范园区,分别给予运营管理机构5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在2020年这个“新基建元年”,新区在物联网、5G、芯片研发等领域布局早、起点高、基础好。随着OPPO、vivo项目的落户,以及“新基建10条”的发布,新基建站上新区招商引资C位。
打造东莞制造“精锐部队”
近年来,以“世界工厂”而闻名的东莞,开启了一场从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的变革。发酵到当下,已进入到结构调整、动能转化和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
统计显示,东莞目前拥有工业门类34个,约占全部工业大类的83%,能生产6万多种产品。然而,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低端加工制造偏多、企业规模小而散的问题,亟待改变过去小打小闹的产业格局。
毗邻港澳,紧连穗深,雄踞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滨海湾新区,被赋予打造东莞未来发展新引擎的重大使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本青睐。
自正式揭牌以来,新区围绕着“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建设,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的要求,精准聚焦“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三大产业方向,面向全球链接优质资源。
“新区在高端制造业总部集聚发展上的主线,就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总部企业形成产业链优势。”业内人士指出,东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优势明显,在打造先进制造中心的背景下,滨海湾新区的兴业,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和总部经济。
滨海湾企业总部的揭牌,“6个10条”政策大礼包的推出,进一步表明新区在“招大引强”理念指引下,瞄准前沿科技、聚焦核心产业,强化产业引领、龙头带动、环境支撑。
截至目前,新区成功招引了紫光芯云产业城、OPPO智能制造中心、欧菲光电影像产业、正中创新综合体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额达4483亿元。
“产业之芯”是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词。无论是芯片技术、人工智能或是物联网,都是世界产业前沿的关键领域,对产业生态具有颠覆性作用。一批省市重大产业项目的落户,将带动全新区乃至东莞市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上下游企业的配套,促进产业链条全面发展。
翻阅招商引资一览表,新区还成功引进了滨海湾青创城、国际医疗健康合作示范区等一批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还有天安AI+未来产业园,以及新引进的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及综合创新示范项目。而像OPPO、vivo等在东莞发展壮大的本土企业,带着资本、技术、人才回归,选择继续扎根走向枝繁叶茂。
随着巨头们的到来,滨海湾新一轮的产业布局与动能探寻显露端倪:这些集智能终端、芯片、5G、触屏、应用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突出解决“缺芯少核”的瓶颈问题,推动未来在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若干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东莞制造“精锐部队”。
香港是东莞经济道路的“启蒙者”。在粤港澳大湾区新战略下,莞港合作迈入3.0时代。《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滨海湾地区。新区突出强化与港澳合作交流,推动“东莞制造+香港服务”“东莞制造+香港科创”的深度合作,高水平搭建港澳青年内地发展平台。
值得期待的是,作为新时期代表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滨海湾新区的综合竞争资本正在加速聚集。可以想象,只要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紧紧扭住项目落地这根“弦”,一个兴业宜居智慧湾区新城跃然眼前。
一流营商环境加速形成
刚刚过去的7-8月份,滨海湾新区好消息不断:
新增交椅湾大道、海芯大道、东湾大道、滨海湾大桥、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7宗市重大项目,搭建起交椅湾板块路网框架;终点设在新区的东莞地铁2号线,有望年内动工建设。
滨海湾·湾区1号启动全球招商,清华紫光、德思勤、天安中国、华润置地等一批龙头企业已进驻办公;东湾大道开工建设,沿线布局OPPO、小天才、紫光、欧菲、正中等重大产业项目,将建成全市最长的综合管廊。
数据显示,2019年新区列入重大建设项目共有21个,其中列入市重大建设项目13个(含省重点建设项目5个),全年完成市重大项目投资55.6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8%。目前,OPPO、紫光、欧菲、正中、“湾区1号”二期5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今年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61.3亿元。
过去,投资优势主要来自税收优惠、土地和人口红利。现如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新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及营商环境系统优化,来吸引全球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
在全球先进制造业招商大会上,滨海湾新区总部基地揭牌,地块总面积1084亩,拟以打造“G产业先行,上市企业集聚的总部基地”为目标,构筑以5G通信技术产业为发展基底,聚焦布局新一代材料和器件的产业地盘。
当天,新区同步推出总部经济、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基建等“6个10条”政策大礼包,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以“配套市级政策资金+创新新区特色条款”的思路,从项目落地、企业培育、上市融资、总部经济等全周期全方位搭建新区产业政策体系。
“6个10条”极具新区产业特色。围绕总部经济,针对新落户、经营贡献、新项目投资三个方面,最高给予“3个1亿”的重奖,企业上市累计最高奖励1100万,刷新扶企惠企“新高”。
产业方向上,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重点项目优先支持产业用地,固投最高奖励1500万,助企投资落户大湾区。
同时,研发创新、办公用房、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给予企业生命发展全周期奖补;对信息、融合、创新三类新基建项目全方位奖补,区块链,5G、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均覆盖;重奖新基建示范产业项目,单个最高3000万。
招商引资的关键在于让项目落地生根,而项目落地的关键在于用地保障。新区建立健全招商项目“一条龙服务”服务机制,主动承接市级权限下放,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在谈、签约、在建、投产全过程“直线推进”管理办法。对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实行“代办制”,全程跟踪办理公司注册、项目规划调整、用地审批等手续,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威远岛和沙角半岛土地整备与城市更新,探索制定土地统筹开发利益平衡机制,用好东莞新型产业用地M0等政策,不断为重大项目的动工建设按下“快进键”,全国最优、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记者观察】
总部基地+新基建,加速形成高端制造业“雁阵效应”
滨海湾新区总部基地(下称“总部基地”)占地1084亩,位于交椅湾板块核心位置,紧连深圳大空港,与深圳仅一河之隔,具备快速转化为熟地的优势。
地块周边已经布局OPPO、vivo、紫光、欧菲、正中等一批省级重点产业项目,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关键元器件、IC芯片等研发及高端生产环节,与长安、松山湖等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巨头的高度聚集,让这里不仅成为滨海湾的“产业之芯”,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高地,跻身世界一流产业集聚区。
总部基地的揭牌,“6个10条”政策大礼包的推出,进一步聚焦新区产业发展方向,是新区向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和总部企业发出的“虚位以待”邀请,彰显了滨海湾竞逐世界级城市群的雄心壮志。
上市企业总部范围示意图
记者了解到,“总部经济10条”面向综合型总部、职能型总部、高成长型总部,旨在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总部经济生态圈,促进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部基地拟以打造“G产业先行,上市企业集聚的总部基地”为发展目标,谋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生命科技产业,重点引进5G通信产业、新型材料、芯片等为主的高端核心器件等,构筑以5G通信技术产业为发展基底,聚焦布局新一代材料和器件的产业地盘。
这几大高新产业领域,标准非常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国家战略的需求,体现了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好企业、好项目将为新兴产业崛起带来“乘数效应”,给新区带来产业集群化“雁阵效应”,为打造东莞制造、东莞服务“精锐部队”奠定基础。
【签约项目简介】
OPPO芯片研发中心项目
以芯片研发设计、微电子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为主导产业,并导入5G、AI、IoT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布局。建设内容包括芯片研发中心、芯片实验测试中心、半导体装备研究中心、5G终端研发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及企业人员生活设施配套等。
意向选址于新区交椅湾板块西部,规划东湾大道两侧,用地约400亩。总投资额45亿元,年产值约81亿元,年纳税总额7.27亿元,税收强度为180万元/亩/年
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
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硬件、智能终端及配件产品的软硬件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开发与销售、技术进出口为核心,主要建设智慧终端研发中心、智能设备制造中心、生活配套等,同时项目配套居住用地用于建设人才房满足人才居住需求。
意向选址于交椅湾板块东部,占地面积约423亩。投资额约50亿元,年产值84.6亿元,年纳税约7.26亿元。
OPPO全球总部项目
重点围绕国际业务综合管理运营及新型产业的开发与研究,主要建设全球业务运营基地、前沿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移动互联网运营总部、全球技术研发交流及会议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意向选址于交椅湾板块,滨海湾大道以南,沙涌以西区域。占地面积约140亩,投资额20亿元。
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及综合创新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一总部、一基地、一岛、一廊、一园五个项目。一总部为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装备制造总部基地;一基地为以海战博物馆提升改造的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岛为统筹威远岛未来角片区的整体开发,以华侨城最前沿的文化旅游科技产品结合科幻主题打造的国际科幻未来岛项目;一廊为以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创新融合的滨海文化科技活力长廊项目。一园为以威远岛森林公园整体文化生态提升的威远岛森林公园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约163亿元,范围包括交椅湾中部、海战博物馆、威远岛未来角片区、威远岛森林公园及滨海湾活力长廊,其中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装备制造总部基地位于交椅湾板块上市企业总部基地范围内。
【“六个10条”政策大礼包】
《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扶持办法》
《东莞滨海湾新区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
《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
《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东莞滨海湾新区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办法》
全媒体记者 吴金华/文
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 通讯员 滨海湾宣/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
东莞日报i东莞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滨海湾新区布局“新基建”,打造总部经济生态圈
2020-09-10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5059
- 下一篇: 2022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破万亿元 数据治理
- 上一篇: 复盘世界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国PC结构建筑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