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0月15日电(记者王君宝)对于生活在黑龙江省鹤岗市的很多人来说,这几年城市最大的变化,可谓是“变绿了”。这要从一条臭水沟的治理讲起。
作为老煤城,历史上鹤岗市生态欠账较多,因采空区地面沉降、塌陷,矿区生产和密集棚户区的生活排污不畅,造成当地河流水体污染严重,居住在鹤岗的人们过去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但北倚黑龙江,南衔松花江,西枕小兴安岭,鹤岗被这“两江一岭”环抱而成一个生态“金三角”。优质生态条件让鹤岗市有了打造“新鹤岗”的底气。
“这里原来叫前进沟,就在棚户区中间,垃圾和污水直接往里倒。夏天那股味都呛人,下完雨路上全是泥。”86岁的刘贵云在鹤岗生活了20多年,在当地新修建的欣虹湖公园,刘贵云指着眼前水清草绿的景色,回忆着四五年前空气中煤烟味呛人、地上泥巴绊人的场景。
“这几年政府搬走了棚户区,修建了欣虹湖公园,现在这里到处是绿色,白天可以散步晒太阳,晚上大家跳舞、锻炼,每天都很热闹。”刘贵云口中的“臭水沟”,如今成了他每日散步的场地。
为改善当地群众居住环境,近几年鹤岗市着力打造山水生态城市、公园城市,自2017年起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作。2018年鹤岗市启动了以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的“两河十四沟清水秀岸综治工程”,并与棚户区改造、城市品质提升有机结合,老煤城有了新印象。
虽然已入秋,但只要有空沈晓筠就会和家人来到鹤岗市东山区的新一体育公园锻炼。“有塑胶跑道、篮球场、景观湖,拍拍照走走步,几乎每周我都来一次。”2019年东山区将7.2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建成体育公园,结束了东山区没有公园的历史。
近年来,鹤岗市拆除平房、违建数百万平方米,建设了几十处绿地、小花园、小广场,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鹤岗还被评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不仅如此,作为资源型城市,这几年鹤岗市还针对当地资源实际和转型需求,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培育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壮大石墨等非煤产业,推动城市发展由“黑”变“绿”。
鹤岗市绥滨县是东北优质大米的主产区之一,水稻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今年绥滨县北岗乡永德水稻专业合作社在种植优质水稻的基础上,探索稻田养鸭的种养方式,把鸭子放在稻田,不仅可以除草除虫,鸭粪还可以成为天然肥料,助力有机米质量提高。
“鸭子吃的食物是天然的,排出的粪便用作肥料也是无公害的。”永德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元平介绍,鸭子在稻田中觅食大约可以节省60%的饲料,等过了产蛋期,鸭子将销售到浙江等地,“真正实现稻因鸭而优,鸭因稻而贵”。
曾经从事煤炭生意十几年,2014年单永宝转身成为黑龙江省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聘请国内外专家团队,研发、销售高端石墨、石墨烯的应用产品。公司厂区内,原本生产煤矿井下救生舱的厂房,现已改建成石墨烯、石墨烯润滑油等产品的生产车间。
“去年生产石墨烯润滑油400多吨,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尼日利亚等国家,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黑龙江省华升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丽娟说。
数据显示,鹤岗市目前有一批石墨企业正在推进石墨产业深加工项目建设,全市具有年深加工产品24.9万吨的产能。全市非煤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向“多业并举”的转变。( 来源: 新华网 )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