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体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过去5年,实体经济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们应当如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如何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今天起,本版推出“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系列报道,回望来路、审视当下、展望前景。
——编 者
一条制鞋生产线,技改后效率可提三成多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步伐
镜 头
每块皮料都有专属身份ID实现智能剪裁,车缝流水线通过智能运算自动按需分配工作量,智能机械臂精准进行鞋面打磨、鞋底刷胶……在广州市天创时尚智能工厂,不同样式、尺码的新款女鞋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共舞”。
“用户需求越发多元多变,倒逼我们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天创时尚总经理倪兼明说,2018年8月,经过柔性化改造后的首条鞋履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开始启用,生产效率提升35%以上,用工减少60%,生产更高效,品质也更稳定了。
尝到技术改造甜头后,天创时尚打算再进一步。这几天,他们在车间智能化生产线上装上了摄像头,还搭起了电商直播间。“‘双11’要来了,一批订单通过柔性智能制造系统直接转化成生产指令,最快1天内就能发货。”倪兼明满怀期待。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产业附加值为目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所副所长冯媛表示,传统产业是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0%,纺织、轻工、钢铁、石化、机械等产业更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制造强国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十三五”期间,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步伐。2016—2019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40.6%增长到47.1%。截至今年6月,全国制造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48.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1.1%。
冯媛认为,“十四五”时期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应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此外,在传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不少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薄弱、实施技术改造较为困难,需要集中资金、人才、设施等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研发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产业共性技术。”冯媛说。
一颗纳米微球,制造业中有大用场
新兴产业开拓市场空间
镜 头
什么是微球?微球是直径在纳米和微米尺度范围的“小球”。1纳米约等于一根头发丝横切面直径的六万分之一。如此微小的材料,却在制造业中有着大用场。
“微球属于纳米新材料,是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基础之一。没有微球就难以生产出抗癌药,也无法生产液晶显示屏。”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举例说,每平方毫米手机屏幕要用上百个微球,这些微球能形成一个“骨架”,撑起两块玻璃面板,液晶材料就灌注在微球撑起的面板缝隙里。
过去,我国不具备微球生产能力,制约了液晶显示、芯片制造等下游产业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不懈创新,目前纳微科技生产的纳米液晶微球已经可以比肩国际先进产品,既帮助液晶显示等下游企业节省了成本,也撬动进口微球产品作出价格调整。
“近年来,我国在微球等新材料领域取得快速进展,得益于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江必旺感慨,这些年我国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进步很快,从中央到地方也都出台了许多支持鼓励政策,让企业得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脚步。
“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大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重大进展,C919大飞机用材、平板显示基板玻璃等新材料实现突破。进入“十四五”,如何让新兴产业更上层楼?
让产业基础更牢固。“现在,越来越多高端产品对材料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强这些领域的研发制造。”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戒骄认为,我国很多新兴产业在终端产品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关键材料等产业基础环节上还比较薄弱,应加强基础投入,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让创新动力更强劲。“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始终离不开创新的推动。我们要更加重视创新驱动,推出更多新应用、新产品,助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江必旺说,近期,纳微科技又开发出用于芯片封装的导电金球,再一次填补国内空白。江必旺表示,我国微球市场有上千亿元规模,国内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共同进步
产业链条汇聚制造合力
镜 头
追随车道标志线自动转弯;自动识别路边限速标志匀速行驶;红灯亮起,追随前车自动减速、刹停;绿灯亮起,自动起步……11月5日,杭州,零跑汽车试验场,一辆涂满伪装的SUV正在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这款内部代号C11的纯电高端SUV,搭载了10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硬件可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说,实现这一能力的关键是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我们携手其他企业耗时3年开发成功,打破了我国智能驾驶芯片的技术瓶颈。”他说。
417万辆!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4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球首位,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建立。”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汽车产业就业人数多、产业链条长、税收贡献大,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在一系列支持政策带动下,行业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加快创新,与产业链上下游一道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
“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300瓦时/公斤,国际领先;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4.9千瓦/公斤,与国际同步。”工信部装备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钴、锂等有色金属开采加工,中游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三电系统”,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导电剂、铜箔等关键敷料,以及下游的整车制造、充电桩生产运营等环节都培育出一批世界级企业。
近期接连传出的好消息也见证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跃升——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占比23.7%,居世界第一;9月26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公司下线我国首条8英寸车规级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生产线;10月27日,大众汽车全球首个专为MEB纯电平台车型生产而新建的工厂在上汽大众投产……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到车辆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行业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未来,新能源汽车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一艘艘世界级船舶,见证综合制造水平提升
大国重器锤炼创新实力
镜 头
10月27日,上海长兴岛,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达飞香榭丽舍”正式命名交付。这艘巨轮型宽61.3米、总长399.9米,比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还长60多米,可装载2.3万个标准集装箱。
两周后,又有好消息传来。11月10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船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转入坞内总装搭载阶段。大型邮轮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和制造实力。如今,我们离造出邮轮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2号成功交付,“蓝鲸1号”首次成功开采可燃冰,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顺利下水……过去5年,我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捷报频传。“‘十三五’期间,我国船舶行业保持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在技术创新上取得许多突破。”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升江举例说,过去几年,我国LNG(液化天然气)船实现了批量化生产,还相继研发生产出渔业捕捞船、风电安装船等一批高附加值船型,船用柴油机、压载水系统等配套设备制造能力也有所提升。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十三五”期间,一艘艘巨轮之外,还有一件件大国重器相继问世:“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C919大型客机、复兴号高铁、8万吨模锻压力机……
展望“十四五”,装备制造业有望再创佳绩。“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船舶产品谱系和总装配套体系、最大规模的船舶生产建造能力,还拥有科研、人力等优势。”在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看来,我国船舶工业集产能、市场、技术等优势于一身,具备了进一步攀登高峰的能力。
“重大装备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产业链条的要求很高、带动性也很强。”刘戒骄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国大企业在研发制造重大装备时,要注重给国内配套企业更多应用、试错、提升的机会,以推动整个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