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郑万高铁重庆段控制性工程巫山隧道实现贯通。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2月15日电(王龙博 耿涛)随着15日10时08分施工现场传来一阵欢呼声,郑万高铁重庆段控制性工程巫山隧道实现贯通,这标志着郑万高铁建设又取得重大进展。
郑万高铁起于河南省郑州市,向西南经平顶山市、南阳市、湖北省襄阳市至重庆市万州区,新建线路全长约818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重庆境内约184公里。其中,郑州至襄阳段已于2019年12月1日开通运营,重庆段正加紧推进建设。
巫山隧道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十八局承建,全长16.571km,最大埋深730m,为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隧道。
据悉,巫山隧道为郑万铁路重庆段第二长隧,隧道穿越巫山向斜、梁子背斜,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主要为泥岩、泥岩夹砂岩,软弱围岩占比大,且存在顺层偏压、岩溶及岩溶水、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属高风险隧道。针对该隧道难点问题,中铁二院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分别采取针对性加强处理措施。针对下穿高速隧道段采取设置特殊加强结构、超前大管棚支护、注浆加固围岩和双侧壁导坑法等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和公路运营安全。
中铁十八局郑万铁路项目负责人卢庆练表示:“关键线路3号横洞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一是涌水量大;二是出口下穿沪渝高速公路地段;三是埋深大;四是地质条件复杂。为此,我们不断实践突破,创新工艺工法。”
针对3号横洞最高涌水量达37000立方米/天,斜井长反坡排水等施工难题,中铁十八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做好结构防排水措施,间隔在集水井处设置抽水泵,将涌水抽出洞外,通过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及时探明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及不良地质情况,确保安全开挖和抢抓进度;针对“高温”作业,项目采取增加射流风机加强通风,利用高压水管和助压水泵洒水、冰块物理降温等措施,极大程度改善了施工作业环境,提高了施工效率。
针对隧道洞身长,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路陡、交通不便,通风排水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设计方和施工方采取“长隧短打”,隧道分12个掌子面同时掘进施工。过程中,坚持“先探测、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原则,采取动态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强化施工过程管控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郑万高铁位于豫、鄂、渝三省市境内,在郑州枢纽北接京广、徐兰高铁,在万州通过渝万高铁抵达重庆枢纽与成渝、渝昆高铁相连,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中原、华北、东北地区新的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对改善西南地区东北向铁路通道能力和质量,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原新闻网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