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天蓬工程”在河北涿州进展顺利
2020-12-17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413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现场。通讯员高长安供图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高长安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12月15日,笔者在位于河北涿州的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获悉,正在这里施工建设的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土建工程方面的表型及实验楼、遗传实验楼、动力站房、繁育动物房等主体均已封顶,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部分设备已订购。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项目建设办负责人张树川介绍,总体工程项目有望明年国庆节前后竣工验收。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项目又被称为“天蓬工程”,于2019年8月在涿州市启动建设,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由教育部、中科院分别作为主管部门,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承建。

    2020年,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农业大学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推进“天蓬工程”复工。此外,涿州市还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项目推进组,实行专班推进、定期调度,加速项目进程。

    据了解,传统模式动物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巨大,但在阐明高等动物基因功能、生命规律时的局限性也愈发突出。相比之下,猪和灵长类动物在更好地模拟解析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机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猪在解剖结构、生理代谢、遗传等方面与人相近,是人心血管疾病的极佳模式动物。

    “猪驯化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性能测定、遗传分析等数据和经验;猪的器官大小、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与人类接近,比如一头小型猪的体重、心脏重和心跳次数,都与人类相差无几,是研究人类心血管疾病极佳的模式动物。”张树川介绍,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猪眼角膜、心脏瓣膜、胰岛细胞等目前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日本科研团队研发的器官人源化嵌合体猪技术将进行临床试验,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异种器官移植带来的排异反应难题。同时,我国规模化猪场约80%的种猪依靠进口,亟待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猪种。这些都使涿州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项目的前景值得期待。

    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

    张树川表示,“天蓬工程”设施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将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动物育种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5亿元。除了土建工程已封顶外,在科研方面也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基因修饰猪生产平台。制备了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多囊肾、先天性心肌肥厚、人类侏儒综合征等小型猪疾病模型;创建了猪抗腹泻疾病模型,并参与非洲猪瘟抗病品种培育,取得良好进展。同时,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了国际模式猪大科学计划,重点针对大设施的定位,充分实现模式猪在人类医学和现代农业中的价值,瞄准生物医学研究的源头和国家战略核心技术。目前已经通过了科技部2019年度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的预申请,可引领未来每年万亿级生物医药研发,助力我国每年万亿级养猪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年获得新基因或明确功能20-40个;年制备遗传修饰动物模型10种以上;年实现不少于20个候选药物的效、毒、理等相关评价;年筛选出优异育种资源10-20份;年申请及授权的专利50-70个。开展以猪和灵长类动物为模型的表型与遗传研究,为人类自身生命过程、人与环境、疾病、医药和动物育种等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