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州天马虹山轴承有限公司,在热处理、军品等车间,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快速运转,工人分布在各道工序上,精确把控每一个环节。一个个精致的轴承经过数十道工序后,成品下线。
“轴承生产科技含量高,精度要求高,生产工序复杂,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后才能出厂。”贵州天马虹山轴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宇说,从2018年开始,公司就加大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新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精度。
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给力轴承生产。作为军品生产企业,多年来秉持的精益求精精神,让天马虹山轴承有限公司订单逐年增长,今年春节前,该公司与军工企业达成1.2亿元订单协议,与去年相比增长30%以上。
“十三五”期间,聚焦自身禀赋和特色优势,贵州着力培育了以酒、烟、煤、电、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为基本盘,以大数据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潜力产业为有效补充的十大工业产业体系。
如今,在贵州广袤的大地上,工业企业开足马力、你追我赶,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足音铿锵。
科技创新是关键
“注意每一个生产细节,确保产品质量。”近日,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二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操控机器人生产齿轮配件,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每天能生产3000余件齿轮产品。
“我们公司是中国航天系统唯一的齿轮及传动产品专业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器人、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公司总经理余泳说,当前,仅二车间某型号齿轮配件月产量就突破10000套,创历史新高。
今年,该公司将聚焦新产品开发,拓展谐波减速器、精密丝杠副系列产品的新市场开发,计划完成6个亿的营业收入目标。
在遵义小齿轮在国内“转出”亿元大市场的同时,遵义中铂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铲雪片等产品已经走出国门。
“我们是贵州唯一一家粉末冶金硬质合金制造企业,‘立足’的关键就是科技创新。”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嵇建斌说,公司近五分之一的员工是研发人员,拥有50多项国家专利,依托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产品更是凭借过硬的品质卖到了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亚、马来西亚等国。
推动工业加快集群
一手升级传统产业,一手增强新兴产业。贵州精准“出拳”,推动工业加快集群、抓好配套、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在贵阳市,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棋盘”已经落子。
作为贵阳市市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贵州嘉盈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白云区注册成立,总投资40亿元、分两期建设嘉盈新能源智能化基地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储能系列电池、高倍率系列电池等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力铁塔储能、无人机、家庭储能等行业。
该公司的装配车间里,在电脑智能系统的操控之下,各台精密仪器都有自己的“专属工作”,它们一环扣一环、快速而又严谨地完成卷芯入壳、负极焊接、电池注液等工序,工人们的双手得以“解放”,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2020年一期投产的2条生产线,收获产值4600万元。”公司总经理刁胜表示,按照计划,公司将于今年再建设2条锂电池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总计可达1吉瓦时,年产值逾8亿元。
贵阳市将重点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铁、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产业发展,推动完善全市动力电池产业链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贵阳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开阳县、息烽县、经开区、白云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地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布局;强化市级统筹、区级主体和部门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全市每年引进2至5家产业带动能力强、产能产值可迅速释放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贵州学工业、谋工业、抓工业的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更深知不能继续走规模扩张、粗放发展的老路,而是要走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从供给侧角度发力的新路。
走进毕节市织金县产业园区,机器轰鸣,塔楼林立。
“我们开山劈石建园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思路,规划建设集农产品、机械制造、电子、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多个产业,科技、工艺、贸易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产业园区,破除产业发展单一化的局面。”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华坦言,迈出新型工业化的步子实属不易。
织金县是产煤大县,素有“西南煤海”之称,探明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达129亿吨,占贵州总量的20%以上。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产量、销量、价格整体下滑,严重影响了织金经济发展。面对困境,织金县依托丰富的资源,重点谋划重大产业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县城建设、脱贫攻坚、安全维稳“四大攻坚战”,以商招商引进系列先进制造业企业,闯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路。
为发展新型工业,织金在原“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的基础上成立“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规划投资1666亿元,建成面积92.5平方千米的工业园区,布局“八大功能区”,拟建“六大支柱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布局优,后劲足。贵州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原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阔步前进。(来源:贵州日报记者黄霞杨唯杨小友陈泽尔)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步履铿锵
2021-04-07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151
- 下一篇: 信息化赋能贵州新型工业化
- 上一篇: 贵阳:打造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安全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