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间,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领军国家,培育出强大的、多元化的上游供应链,全面覆盖与电池生产相关的关键原材料和制造设备。中国厂商目前正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拓展全球市场,并扩大生产规模。本报告旨在分析盘点当前中国电池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2021年3月中国新发布电动汽车车型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首次突破200Wh/kg。另一方面,车企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同时, 低成本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在中国乘用车领域的应用也快速回升。除新能源汽车外,锂离子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步伐也在加速,应用于两轮车和备用电源系统领域的锂电池产品正在得到快速推广和部署。
作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也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积极投入固态电池制造、电解质和正极等领域的研发。当前市场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和新进入者都积极布局固态电池这一新兴市场。
中国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商通常采取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对于当前市场中的正负极隔膜电解液企业,部分企业倾向于专注单一领域并建立强大的产品阵容,以适应不同终端应用场景对电池差异化的产品性能要求。其他供应商则将业务横向扩展到多种关键原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和电池需求的乐观前景下,中国电池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开始了新一轮产能扩张。同时,中国的电池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也借助与一线电池制造商业已建立的供应关系,积极拓展全球业务,在欧洲等新兴市场部署产能和本地化供应。
一组数据
200.2Wh/kg
截至2021年3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最高记录
63.6GWh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规模
1,315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的参展企业数量
彭博新能源财经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