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20日电(记者孙飞)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店小二”式服务与产业基金加持,谋划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南海之滨,广东海域面积第一的城市汕尾,正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5月19日举行的中国(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大会,客商集聚,人气旺盛,总投资额255亿元的22个项目现场签约,汕尾海上风电产业链联盟、海上风电工程建设联盟也于会上成立。
![](http://www.chinacrane.net/file/upload/202105/21/144231531.jpg)
5月19日举行的中国(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大会现场 新华社发
投资信心的背后,是当地正在打造的千亿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日渐显现的“规模效应”。
位于汕尾陆丰碣石镇的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项目建设施工的轰鸣声与生产线上的机器声交织。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附近,数百支叶片一字排开,这里制造的80米以上长叶片是国内产业的重要“蓄水池”。
目前,汕尾海洋工程基地已完成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园区入园企业9家,包括投资风机综合厂的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海缆制造厂的南海海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塔筒厂的广东海宇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等。
“建成后,整个园区就是一条完整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南海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剑说。
为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展,汕尾推行“店小二”式服务,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烦心事”。今年一季度,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2.15亿元,成为拉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http://www.chinacrane.net/file/upload/202105/21/144231601.png)
位于汕尾的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 新华社发
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今年3月,汕尾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汕尾)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投资打造汕尾海上运维基地,预计总投资20亿元。
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不断成熟,具备清洁能源优势的海上风电,成为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规划发展的重点。
“海上风电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是海洋经济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谢宏文19日在会上表示,要持续推动海上能源综合应用工程,大力支持技术创新,比如海上风电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与管理机制。
向海而兴,以海谋篇。汕尾结合海上风电项目开发进度,重点考虑“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及开展海洋能源的综合利用示范,编制了《粤东(汕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规划方案(2021-2025年)》,规划3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最终建成海上漂浮式机组研发、海工装备制造等海洋能源全产业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给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风口’,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海上风电产业新篇章、创造新辉煌。”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说。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