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召开座谈会
2021-06-30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210
     “我对这件事一向十分注重。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久远开展、事关公民福祉。之前看到相关陈述,我说这件事要专门来研究一次。”

    河南南阳,西依秦岭、南临汉江、绾毂中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龙头”“总开关”所在地。逶迤近3000里的丹江口水库的水,就从这儿起步,走中原、穿黄河、依太行、入华北。

    正值初夏时节,水波浩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儿,专题调研南水北调。

    13日,在陶岔渠首,察看工程运转状况,搭船调查丹江口水库;再赴移民新村,看一看那些为南水北调搬离故土的乡亲们。

    14日,南阳宾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开展座谈会开到中午时分。

    水运连着国运。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语重心长:

    “在咱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当地几度繁华、几度式微。前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安居乐业、岁稔年丰,必须长于治水。”

    泱泱大国的治水史,气吞山河。

    相隔半年时间,从东线起点到中线渠首

    “吃水不忘挖井人”

    1621120312459750.jpg

    巨闸揽江卧,船行碧波间。

    习近平总书记伫立船头,他的目光望向烟波浩渺的水、望向林木葱郁的山。

    半年前的江苏扬州之行历历在目。江都水利枢纽,东线一期工程的起点。一泓碧波从那里出发,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

    而今,来到中线一期工程渠首。青山环峙,浪花翻卷,浮想联翩。

    “这个当地我一向想来。南水北调工程建造,这个当地的运转以及这儿的移民作业,我一向关注着,这一次看一看我很高兴。”

    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总书记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水龙头’水质不错!”

    这些水千里奔流,由一个个渡槽护卫,翻山越岭1432公里,润泽豫冀津京。

    供水线,一条生命线。旧日北京三杯水中就有一杯来自密云水库,现在中线水源占城区供水的70%左右。曩昔,沿途有的当地“自来水能腌咸菜”,有的“泡茶没有茶味儿”。现在,清澈甘甜的引江水代替了北方某些地区的苦咸水、高氟水。习近平总书记打了个比如:“窝窝头换馒头了。”

    调查时,总书记讲述了他所亲历的水的故事。

    在河北正定作业期间,“地下水水位年年降,每年降0.5米左右。”“看县志,滹沱河水丰草茂。可到实地一看,哪还有什么河,都是干沙床子。骑自行车到了那儿,扛起车就能过河。”

    时过境迁。正定的地下水位止跌回升,滹沱河水波光粼粼。碧波、飞鸟、花海、林荫道,色彩斑斓。

    南水北调,谋福公民,也依靠公民。

    下了船,习近平总书记乘车前往丹江口水库的一个移民村,九重镇邹庄村。

    途中,省里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当地口口相传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不由动容:

    “老百姓很朴素啊,说‘北京人渴了,咱们得给他们供点水’。多么朴素的言语,但又表现了一种多么巨大的奉献精力。”

    8省市150多个县市40多万移民,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移民户邹新曾家。

    种田、务工,还有电商直播新业态,这家日子红红火火。总书记接过土坯房老照片端详:

    “移民之后,乡亲们10年收入提高了3.6倍,这是咱们欣喜的当地。”

    听了总书记的话,老邹有些激动:“共产党好,都是为着公民。”

    “咱们党的一百年多不容易、多么困难,但有一条,这个党建起来便是为了老百姓。公民便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什么?便是守公民的心啊。公民支持咱们党,咱们党就有生命力。”

    临别时,习近平总书记看到墙上贴的奖状,停步细看,叮咛要把孩子教育搞好,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出院门,村里的乡亲们都赶来了。鼓掌声、欢呼声欢腾了安静村落。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

    “我很牵挂你们。咱们曩昔那个家啊,脱离是不容易的,我传闻‘有山有水、有田有林’,有的还有船是吧?为了沿线公民能够喝上好水,咱们舍小家为咱们,搬出来了。这是一种巨大的奉献精力。沿线公民、全国公民都应该感谢你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呐,你们便是挖井人。”

    从大气魄想象到大工程落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追溯南水北调的前史,要从1952年讲起。

    那一年深秋,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在研究黄河水涨上去怎样办、没水了怎样办等问题时,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或许,借点水来也是能够的。”

    次年2月19日,春寒料峭。毛主席从武汉登船,顺江东去南京。船上,他再次提到这个话题。

    14日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这段前史,慨叹道:“毛主席这个巨大而浪漫的想象,是有科学根据的。建造新我国的奠基工程中,水利占重要位置,治国先治水。”

    坝怎样建、闸如何修、渠往哪开、水怎样流?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行动起来了。一代代研究证明、琢磨计划,一次次奔走风尘、实地勘探。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出炉,“四横三纵、南北分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装备格式落地。

    1621120465294711.jpg

    “这一格式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习近平总书记剖析道:

    “咱们国家的水系散布是东西向的。‘四横’,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江河水系,根本是天然形成的。‘三纵’,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是工程性的。”

    2002年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造,分别于2013年、2014年主体工程建成通水。

    碧波北送,扬波千重;长河泱泱,利泽万方。我国的开展格式由此掀开了新篇章。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掌管举行中心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研究水安全问题,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体系管理、两手发力”的16字治水新思路。

    当年4月,到南水北调团城湖调理池参与首都义务栽树活动,总书记问起了南水北调有关状况。

    当年年底,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际,他再次强调“三先三后”:“期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准则。”

    两条线的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效果立竿见影。座谈会上,沿途8省市负责人都来了,中心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分负责同志也来了。发言的省市负责同志中,有的来自“送水区”,有的来自“受水区”。他们汇报时,不谋而合都引用了一组组数字。

    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获益人口达1.2亿人。

    “这是很了不得的工作,在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效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慨叹系之:“实践证明,党中心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

    实施严峻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经验,在恢弘而丰富的实践中,一点点堆集、一次次完善。总书记将其归纳为六方面经验: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尊重客观规律,规划统筹引领,注重节水治污,精确精准调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这项民生工程,一起也是生态工程。水质是否合格,是衡量调水输水的硬杠杠。

    库区工程启动时,合格河段不足一半。补生态欠账火烧眉毛。重拳减排、铁腕治污。河南仅淅川县一个县就关停企业386家,依法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16家。南水成为转型之水,二类水质的丹江口,堪称“注重节水治污”这一经验的生动写照。

    大江大河大管理。古时的郑国渠、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习近平总书记回想起调查都江堰的情景:“依照‘深淘滩、低作堰’的思路建造,真是奇妙,咱们祖先多么智慧。”

    南水北调工程宏大、杂乱、艰巨,规划史无前例,难度国际稀有。

    国际最大输水渡槽、初次隧洞穿越黄河、国际最大规划现代化泵站群……数十万建造者矢志奋斗,霸占一个个国际级难题,书写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赞叹道:“建造过程高质高效,运转也很顺利。表现了我国速度、工匠精力、科学家精力。”

    “十四五”时期和更久远未来,摸清底数、厘清问题、研判趋势、优化对策

    “科学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建造”

    水已经成为了我国严峻缺少的产品。处理不好将影响咱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影响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目标完成。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总书记拿空气类比水,“这个问题非常要害,而且状况非常严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自古以来,我国根本水情一向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散布极不均衡。

    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渴”。从“极度紧缺”到“紧平衡”,北方水资源安全却仍然容不得喘口气。座谈会上,有部委负责同志拿京津冀地区举例,以全国0.9%的水资源量、2.3%的国土面积,哺育了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10%的GDP。数字发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一向在思考这个问题,黄淮海流域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开展格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进入新开展阶段、贯彻新开展理念、构建新开展格式,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疏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和谐开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关于这次座谈会,总书记定位为:“深入剖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证明下一步怎样干,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造做一个总体性、指导性含义的布置。”“既活跃,又稳重。既要有大格式,又要很缜密。要遵从确有需要、生态安全、能够持续的严峻水利工程证明准则。”

    国际上规划最大、间隔最长、获益人口最多、获益规模最广的调水工程,也是极端杂乱的体系性工程。跨水跨山、跨省跨市,供水、防洪、排涝、航运、生态、移民……烟波浩渺的水,流动过人山人海的城、阡陌灯火的乡,牵一发起全身。

    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体系观念”,放在下一步做好南水北调作业的首位。“不要顾此失彼,南水北调的各个环节像多米诺骨牌似的,都是连着的。”“处理好轻重缓急,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哪些是当务之急,哪些是战略性的储藏。”

    “要深化各或许计划的比选证明,和谐部分、当地和专家定见,确保规划设计计划经得起前史和实践检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指示要求。

    “要统筹来讲。一方面是南水北调下一步怎样做,一方面是调曩昔的水怎样发挥最佳效应。好钢用在刀刃上,怎样把调曩昔的水用在刀刃上。”

    节水,拧紧水龙头的事,是个等不得、拖不了的当务之急。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有省市负责同志发言说:“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南水北调沿线省市节约用水。”

    总书记感同身受:“不能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节水做得好,是否给予鼓励奖赏?有的当地怎样浪费水都没感觉,花点小钱就打发了,那是不可的。要建立更规范、更严厉的节水准则,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

    有省市负责同志提到“受水区”和“送水区”的对口帮扶。

    “我从看东线时就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哪是滴水之恩?是涌泉之恩啊。沿途吃水的人怎样涌泉相报?”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

    “除了对口帮扶,最主要的办法是不辜负送水人的关怀。咱们不能糟蹋水啊。南水北调沿线,无论城市建造、产业布局、农业生产,都要考虑节水这个要素。要更科学用水、更合理布局。”

    “围绕节水的方方面面,采纳大中小各类行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涵养水源,大大小小的办法都聚集在一起,北方地区节水要实实在在去落实。”

    他接着说:“就像粮食,含辛茹苦丰收了,收割、运输、保藏、加工、餐饮,哪个环节都得注意。节水也得这样。节水是要害,调水是补充。不能一边调水一边浪费,更不能无节制用水。”

    “加速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提上了日程,相关任务写入“十四五”规划大纲。总书记慨叹:“水网建造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一截截垒砌,一寸寸夯实,一汩汩流动,一方方润泽。从想象到落地,再到新的梦想、新的梦圆……治水历程,伴随着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漫漫征程。(公民日报记者杜尚泽、龚金星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拍摄:新华社记者鞠鹏王晔燕雁)

    标签:

    南水北调

    (免费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含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顺便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顺便声明为准。

    2、本网站转载于网络的资讯内容及文章,咱们会尽或许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状况。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咱们更正。若未声明,则视为默许。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令争议和结果,本站不承当任何职责。

    3、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内容,仅代表作者自己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4、如有问题可联系导航网编辑部,电话:010-88376188,电子邮件:bianjibu@okcis.cn)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