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风口上的氢能汽车:日系孤掌难鸣,中国品牌蓄势待发
2021-08-18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621
     氢能轿车正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又一热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明,将支持开展零碳排放的氢气发动机,“下一步还将积极合作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开展战略。”这是继本年6月份工信部表明稳步推动燃料电池轿车演示运用,加快燃料电池轿车重点标准制修订后,氢能轿车又一次迎来方针层面的利好。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务院颁布的多份文件中也表明,将大力支持燃料电池轿车的商业化运用。

    关于氢气发动机以及氢燃料电池,虽然同属氢能运用技能,但两者在路线上略有区别。氢燃料电池电动轿车是氢气与氧化剂产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然后推动轿车;而氢燃料发动机是氢气在气缸内焚烧推动活塞做功,就是说把氢气当汽油相同来用。一个是化学反应,输出化学能;一个是物理做功,输出机械能。

    “碳中和布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逐渐由化石能源为主导向清洁能源过渡,氢能的开展关于能源范畴节能减排、深度脱碳、进步利用功率比有着不可或缺的效果。”据开源证券等多家券商近期发布的研报,氢能由于从制备到运用全链条的环保低排放,其一度被视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中,氢燃料电池是氢能最具长期开展潜力的下流运用之一,特别是在车用范畴。

    纵观全球氢能轿车范畴,日系车企在这方面较为抢先,有数据显现全球超越80%的氢燃料技能专利被把握在日本企业手上,丰田、本田先后在2014年及2016年便完成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量产化。但耐人寻味的是,本田、日产年内均宣告暂停氢燃料电池轿车的出产乃至研制。如今我国大力推动氢能轿车的开展,无疑是为国内新能源车市坚持全球抢先作铺垫,但与此同时,吸取前人经验少走弯路非常要害。

    “阳春白雪”的日系氢能车

    零排放、续航可达700公里以上、燃料弥补只需3分钟……已经量产化的丰田MIRAI、本田CLARITY等如愿将氢燃料电池车的优势落地,但其缺点亦明显、致命。据丰田、本田日本官网信息,虽然已经完成量产多年,但MIRAI以及CLARITY的起价格仍超越700万日元(折合约41万元人民币),大部分型号更打破800万日元。即便算上日本政府210万日元(折合约12万元人民币)的补贴,关于一辆中型轿车,这是堪比奔跑、宝马、雷克萨斯等主流奢华品牌同级车型的价格。

    居高不下的价格令日系氢燃料电池车迟迟未能翻开大众化市场,从而影响到工业链规划化开展的推动,两者更陷入互为因果的负循环之中。以加氢站为例,据日本经济工业省数据,日本方案在2020-2021财年达成加氢站数量满160座的建设目标。这一数字虽已抢先全球,但依然不足以助力氢燃料电池车运用规划获得打破。

    据日经亚洲(NIKKEIAsia)去年末的报道,加氢站的缺少成为MIRAI等氢燃料电池车主最大的烦恼。还有数据显现,过去数年日本的新建加氢站数字均在10-20座之间起浮。“这是一个相似鸡跟鸡蛋的问题,第一代MIRAI激起了第一波水花,但后续不如料想中顺畅。”东京轿车职业研究机构NakanishiResearchInstitute首席轿车分析师向媒体表明。

    如此布景下,重注氢燃料电池技能的本田等车企于近期纷纷暂停相关产品出产乃至产品开发。本年6月,本田轿车宣告将会停产Clarity,到目前车企官网依然显现不再承受该车订单。另外,本年初,日产轿车宣告暂停与戴姆勒及福特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轿车的方案。

    “暂停研制不代表本田、日产等就此抛弃氢燃料电池车,现在抢先技能被日系车企垄断约束了该细分市场的开展,他们需求考虑自身利益和工业规划的平衡。”8月14日,国内某主流车企氢能轿车研制人士向年代周报记者表明,在本田、丰田把握绝大部分氢燃料电池前沿技能专利之下,不少世界车企巨子走向锂电池车,“惹不起但躲得起”。

    自研中心技能、共建工业链成要害

    日本企业手握海量氢能车技能专利,却由于专利的高度集中令同行参加积极性受冲击,导致工业链规划受限。日本氢能车开展历程为我国同业指出两大开展思路——自研中心技能,共建工业链。

    自研中心技能层面,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自主车企实力大增,我国已逐渐把握氢能车要害技能。“(长城轿车(57.790,0.08,0.14%))多项技能均打破了‘卡脖子’的职业痛点。”日前,曾在本年3月末发布30亿元氢能开展战略的长城轿车向年代周报记者表明,包含电堆及中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等氢能车中心技能已完成产权完全自主。

    但与此同时,长城轿车方面亦坦言其氢能技能间隔大规划运用尚有一段间隔,例如“绿氢”的制备方面。“目前国内的电解水制氢技能还有待打破,主要是纯度方面。”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表明,现阶段更高效的制氢技能还是把握在国外企业。

    至于共建工业链,基于我国坐拥全球最大新能源车市场的布景,已有世界巨子进入国内提早布局氢能工业。例如,本年3月份,现代轿车集团全球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体系出产和出售基地——“HTWO广州”正式动工,估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

    据年代周报记者从现代轿车集团方面了解到,除推行氢燃料电池车外,该韩国轿车巨子还方案持续扩大其他范畴的氢能运用演示运营。“未来将与我国合作伙伴打开通力协作,积极参加氢气出产、储存等上下流工业,布局氢燃料电池船舶、有轨电车、发电机等广东省氢能全范畴工业链。”现代轿车集团方面向年代周报记者表明。

    在上述布景下,曾一度被边缘化的氢能车,特别是氢燃料电池车,再度被业界注重。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前景目标纲要》中将氢能和储能列入前瞻谋划的未来工业的方针引导下,氢能车有望成为我国新能源(4.570,0.01,0.22%)车市的又一特色并贡献要害增量。

    “氢能燃料电池近期内竞争力比较小,可是从长期战略来说,关于碳中和有重要意义。”8月13日,我国轿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向年代财经指出。

    同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承受年代财经采访时表明,“政府此举或意在多元化探索,氢燃料有诸多优势,不仅能存储,并且运用灵敏。”亦有资深职业人士向年代财经表明,“各路线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联系,而是可以相互弥补”。年代周报

    标签:

    氢能轿车

    (免费声明:

    1、本网站中的文章(包含转贴文章)的版权仅归原作者一切,若作者有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一切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2、本网站转载于网络的资讯内容及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扫除来源不明的情况。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更正。若未声明,则视为默许。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站不承担任何职责。

    3、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4、如有问题可联系导航网编辑部,电话:010-88376188,电子邮件:bianjibu@okcis.cn)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