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元阳县哈尼小镇。通讯员胡艳辉摄
法令人员检测厂界空气质量。通讯员马冉奚摄
植被掩盖指数93.32
一、二、三级维护区内新增绿地面积约192万平方米
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均匀优秀天数份额为98.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维为指引,紧紧围绕尽力建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造排头兵和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方针,杰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中心生态环境维护督察问题整改、推进“湖泊革新”、全面排查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等要点,深化施行蓝天、碧波、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推进以长江流域为要点的六大水系维护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扎实展开生态环境维护督察,继续抓好天然生态维护,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法令,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始了生态环境维护作业新局势。
十年来,云南省围绕尽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造排头兵,思维认识程度之深,污染管理力度之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度之广,环境质量改进速度之快史无前例。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云南的标配,蓝天白云、空气新鲜成为云南的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的标签。
生态环境改进各项方针杰出
十年来,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活跃推进下,在各级相关部分共同尽力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进,蓝天、碧波、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8个标志性战役完结既定方针使命,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着改进。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秀天数比率继续超越98%。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整体向优向好,滇池、星云湖摘掉“劣V类帽子”;六大水系水质继续改进,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与2011年相比,全省国控地表水优秀水体份额提高34.2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体份额下降27.8个百分点。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本年6月发布的《2021年云南省生态环境情况公报》显示,2021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进,生态环境维护各项作业取得活跃开展。
大气环境质量情况方面,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杰出,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均契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规范》二级规范。相较于2020年,1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底子安稳,其间景洪市改进幅度较大,1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方针年均匀值接连5年到达《环境空气质量规范》二级规范;从优秀天数来看,全省均匀优秀天数份额为98.6%,其间香格里拉、丽江优秀天数到达100%。
水环境质量情况方面,全省首要河流国控省控断面契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Ⅲ类及以上规范,水质优秀的占87.7%,较2020年进步1.3个百分点;劣于Ⅴ类规范、水质重度污染的断面占2.8%,较2020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全省首要河流水质保持安稳。49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中,46个契合Ⅱ类规范,水质优;3个契合Ⅲ类规范,水质杰出。六大水系干流出境、跨界首要断面水质均契合Ⅰ至Ⅱ类规范。全省湖泊、水库水质整体杰出,优秀率为82.2%。全省47个州(市)级饮用水水源地中,39个水质到达或优于地表水Ⅲ类规范,达标率为83%。191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175个到达或优于Ⅲ类规范,达标率为91.6%。
城市声环境质量情况方面,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整体为好,其间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整体为好;区域声环境整体为较好;全省各类功能区昼、夜均匀达标率96.9%,较2020年进步3.3个百分点。
从天然生态环境看,2021年全省天然生态环境情况整体为优,与2020年相比处于底子安稳情况,全省植被掩盖度整体较好、生态系统相对安稳、生物多样性较丰厚、土地胁迫和污染负荷较轻微。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59个生态环境情况等级为优,占全省县(市、区)数的45.74%;其他70个生态环境情况等级为良,占全省县(市、区)数的54.26%。从辐射环境看,全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安稳,要点辐射污染源周围辐射环境水平安全、正常。
2021年,云南省生态环境情况指数为75.27,评价等级为优,较2016年的74.33有所上升;植被掩盖指数93.32,较2016年的89.80有显着上升;比2020年74.57的生态环境情况指数、91.60的植被掩盖指数有所上升。129个县(市、区)生态环境情况等级均为优秀。
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维护管理水平、继续改进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开展供给了动力和支撑。
强化准则建造提高管理效能
生态环境管理系统与管理才能现代化是深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十年来,从深化准则建造、强化准则执行等层面,云南省切实把推进生态环境管理系统与管理才能现代化落到实处,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效能。
坚决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扛牢扛实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政治责任,以破局姿态、彻底治愈气魄、雷霆手法抓拆违、强整改、促管理。撤除或迁出建(构)筑物面积110.69万平方米,环湖路临湖一侧减少建造用地17250亩、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康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一、二、三级维护区内新增绿地面积约192万平方米,滇池沿岸过度开发、无序开发、贴线开发现象得到全面遏止和底子扭转,为全省生态环境维护树立了铁规矩、新标杆,整改作业取得决定性成效。
把生态环境维护督察作为督促推进生态文明建造的一把“白”,省委、省政府以鲜明的情绪、坚决的措施推进中心生态环境维护督察整改。第一轮中心督察和“回头看”反应云南的110个问题悉数完结整改。第二轮中心督察反应的50个问题已完结整改8个,其他问题整改准时序推进;督察曝光的5个典型事例完结整改2个,其他3个问题正准时序推进。3069件大众投诉告发问题办结2896件,阶段性办结32件,办结率95.4%。本年7月11日,滇池沿岸长腰山过度开发问题整改作为正面典型事例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报导。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现在取得的整改成效基础,云南省将扛牢扛实中心生态环境维护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饯别项目作业法、一线作业法、典型引路法,依照使命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抓好督察反应问题整改。继续抓好整改执行,对完结整改的问题严格程序规范及时验收销号,适时采纳省级生态环境维护督察及“回头看”等多种办法加强督导查看,严防现已完结整改的问题呈现反弹。保证整改时限为2022年末的17个问题准时按质整改执行到位,其他问题紧盯不放、完结一个销号一个。
环评批阅作业是开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地,直接关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进,进步环评批阅效率是深化生态环境范畴“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行动。
本年以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深化饯别省委、省政府风格革新、效能革新作业要求,聚集“守护好蓝天碧波净土维护好生态环境是最大责任、支撑服务好经济社会开展是最大使命”的“双重定位”,坚持“三法三化”作业法,结实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日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加强对严重项目环评批阅指导,在据守生态红线、法规底线、产业政策线“三线”的基础上,用改革立异办法,强化要素保证,大力推进项目落地,逐步走活了全省环评批阅一盘棋。
生态环境监测作业是生态环境维护的基础性作业,是生态文明建造的重要支撑。十年来,云南省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造和监测作业使命执行,在生态环境监测才能建造、监测网络国土空间掩盖、监测主动化水平提高等各个范畴成效明显。构建了一支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省生态环境厅驻16个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站为骨架、129个县级监测站为支撑的监测队伍。
“十三五”晚期,114个监测站通过检验检测安排资质确定,具有取得法定数据来源的资质。全省环境监测站的规范化率为67.4%,较“十三五”初期进步了16.8%;建成了152个环境空气质量主动监测站、37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223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1433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40个国控、省控辐射监测点位以及城市噪声、酸雨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52个空气主动监测站,完成了129个县(市、区)全掩盖。
随着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才能建造,构建起政府主导、部分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式,为全面强化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进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供给监测支撑。
严格环境法令护航生态文明
完成经济增长与环境维护之间的平衡,无异于解开一道杂乱的“方程式”。加强生态文明建造,提高生态环境法令效能,有必要依靠长效机制和准则的构建,不断优化法令办法进步法令效能。
紧盯创立生态文明建造排头兵和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这条主线,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立异展开联合法令查看,并把联合法令查看作为立异机制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法和整合资源、构成合力、重视成效的有用办法,将“法令+技能”深度交融,紧盯要点,破解生态环境法令热点、难点问题,严厉查办环境违法行为,促进问题整改。
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展开生态环境联合法令查看活动9批次,掩盖15个州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因疫情防控未施行),共出动人员超越9.2万人次,查看各类方针超越2.3万家,发现问题总数近4.7万个,涉嫌环境违法需立案查办近2500家。查看掩盖规模之广、查看内容之全、抽调人员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发现问题体量之大、法令才能提高之快、取得成效之明显均是史无前例。
针对联合法令查看,省生态环境厅拟定云南省全年联合法令查看作业方案,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分管副厅长为副组长,首要事务处室、直属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作业领导小组,并抽调事务和技能骨干全程参与联合法令查看,各单位结合职能责任,全面整理事务作业中掌握的问题和线索,构成使命清单推送现场组全面查看。一起,各州市生态环境局也给予此次查看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局领导亲身带队,县区分局长全程参与,为此次联合法令查看供给了强有力的安排保证,构成了全省联合法令查看上下齐动“一盘棋”局势。
在“一盘棋”局势构成基础上,采纳一州(市)包一县(市、区)或多个县(市、区)的办法,全面推进联合法令查看行动。各州(市)查看组依据承担使命成立若干现场法令小组,共对全省15个州(市)、124个县(市、区)、1320个乡(镇)进行查看,完成地域、生态环境管理方针及大众要点重视问题全掩盖。
坚持党建引领。联合法令查看坚持以党建促事务,各现场查看组第一时间成立了暂时党支部,签定廉政承诺书,随时展开廉政、安全教育、疫情防控提示,将党建作业贯穿于法令查看全过程。将政管理论与事务学习实践深度交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效果,充分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准则优势,坚决树牢全省生态环境维护作业“一盘棋”思维,坚决完结作业使命的信心和决计。
坚持问题导向。现场查看坚决贯彻该发现问题没有发现便是失职,发现了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便是渎职的要求,坚持全面查看的一起,结合使命县(市、区)实际情况和特色,杰出要点区域、要点流域、要点职业、要点企业,聚集中心和省级督察反应及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要点排污单位、严重建造项目、重要信访案子、重要环境敏感区、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要点单位、城镇生活废物与污水处理、严重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等展开作业。
坚持质量第一。省生态环境厅全面统筹协调作业展开,每天进行作业调度,每天通报作业开展,及时研判杰出环境问题和严重环境风险隐患线索。派出人员分区划片进行督导,帮助厘清查看思路,指导发现区域杰出问题。安排专人负责案子质量把关,展开案子查看作业,及时反应存在的问题,督促予以纠正或弥补完善,保证案子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处分妥当。
坚持提高才能。联合法令查看探究“法令+督察+事务+技能”交融,坚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事务骨干、法令能手、职业专家合理搭配;有用利用无人机、污染源主动监控、视频监控和环保设备用水、用电监控等新技能、新手法,提高发现问题的才能,完善发现问题的机制,在实战中提高全省法令人员事务才能水平。
坚持机制立异。通过树立“联合法令+同步整改+同步查办+精准帮扶+环保普法”作业机制,构成了联合法令查看使命计划统筹准则、问题分析研判准则、法令和技能联动准则、法令和督察联动准则、问题反应整改准则、整改盯梢问效准则,构成了发现问题,推进解决问题的作业闭环。
坚持普法并重。依照谁法令谁普法的准则,将法令法规的宣扬贯彻运用于现场法令查看全过程。重视讲清楚涉嫌环境违法的原因,不守法面临的法令后果,对被查看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分和被查看方针起到警醒警示效果。
立足已有成效,瞄准开展方针。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愈加杰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河湖扮靓山川,广泛构成绿色生产生活办法,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以高水平维护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