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每件桥梁作品都记录了我的人生轨迹
2023-03-10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916
   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曾在推特上向世界发文引荐:“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可是它的桥梁发明了几十项世界纪录。因而,贵州可以被称为‘桥梁博物馆’。”


就在这座“桥梁博物馆”中,孕育了一代了不起的“桥梁工程大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正是其中一位领头人。

1993年,张胜林从北京工业大学结业,进入了桥梁建造职业,从此爬高上低、起早贪黑就成了她的作业常态。

与桥相伴数十年,张胜林经历了我国公路桥梁建造的技能大跃迁。高速公路桥梁大多建造在地势地质复杂、建造条件艰苦的地方,因为遭到技能、材料及设备的限制,曾经的建造时间长、资源投入大、生活条件艰苦。随着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及大数据的不断开展和应用,一起展开技能创新和新技能研发,现在的桥梁跨径、墩(塔)高度、桩基础深度及建造难度也越来越大,不断改写桥梁的世界纪录,桥梁建造水平从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向智慧化开展。

桥梁便是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件件著作。“每座桥梁的建造都融入了我的思维、爱情和生活,每件著作的交给都记录了我的人生轨道。”张胜林动情地说。

张胜林曾感慨,赶上了贵州交通开展的大好时机。而适逢共建“一带一路”前史机会的贵州公路集团,要带着贵州基建技能走向世界。他们探索公路建造的各种承包形式,总结整理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投融资项目归纳管理办法。现在,该集团有4个海外在建项目,项目总合同额约3.7亿美元。

“我们通过海外现汇项目锻炼队伍,并为海外项目人员拟定各类培训课程,逐渐培育出一支具备世界事务才能的团队,并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储藏优质人才。”张胜林说。

多年重视技能人才开展和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问题,今年张胜林带来了相关建议。她期望国家每年支撑贵州建造5个左右公共实训基地,让更多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乡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初高中结业未升学青年把握才有所长,到达初级职业技能水平及以上,进步劳动力整体素质、稳定进步农民劳动收入。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