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湖南“三巨头”托起装备制造业
2009-04-07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611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一个关乎国家制造业兴衰的企业——重型机床厂布局到武汉。那时,武重的实力不仅在国内,甚至在整个亚洲也是名列前茅的。当武重创造一个个科技奇迹时,大多数湖南人才从新闻节目中了解到装备业为何物。

  然而,历史的荣誉也会成为历史的包袱。当武重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起伏沉浮,湖南的小弟弟突然发力,做成了一个1000亿元的机械制造业。其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3家企业去年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500多亿元。

  “三巨头”皆白手起家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3家企业,几乎是靠白手起家打出的天下。1989年,梁稳根等4人从亲戚朋友处凑齐6万元钱,在一个地下室里开始创业,慢慢发展到今天这个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的三一重工集团,成为建筑机械、路面机械、挖掘机械等领域国内第一品牌。

  中联重科如今虽贵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母体”,但同样是白手起家。1992年,在长沙工程机械研究所工作的詹纯新,与同事凑钱,创办了一家制造混凝土设备的公司。如今的中联重科,已是全球混凝土机械的龙头老大,“影响世界的重工品牌”。

  山河智能的成立时间更晚。1999年,53岁的中南大学教授何清华,靠50万元借款和租赁而来的闲置厂房开始创业,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成功开发出几十个规格的工程机械产品,稳居国内一线品牌位置,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批量出口发达国家,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新星。“三巨头”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都是上市公司,都充分利用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

  “三巨头”都有高校背景

  湖北人,喜欢把“高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挂在嘴上。

  是的,武汉确实是全国第三大高校密集区,有几十所大学,名牌院校众多,有130多万在校师生;还有几十家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不算,光两院院士就有五六十位,比全国许多省份都多几倍甚至几十倍。

  湖南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数量跟湖北显然不是一个档次,但科技力量和产业发展却有着极高的关联度。

  装备制造业的“三巨头”都有高校背景,而且都来自于同一所高校——中南大学。

  何清华创业前曾是中南大学工程装备设计与控制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的教授。从1984年到1995年,他和学生在国内一些企业开展厂校联合,推广了不少成果。

  梁稳根在地下室里创业时,靠的是自己的大学老师提供的技术。三一重工上市前后,有大批中南大学师生提供人才、技术支持,直到今天。

  詹纯新虽然没有中南大学的直接背景,但他在长沙工程机械研究所工作时常与中南大学研究交流,他的班子成员中也有多人来自于中南大学。

  “三巨头”整合全球资源

  成功的“三巨头”纷纷走向了国际化道路。

  詹纯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整合全球资源”的雄心,去年底至今年初,中联重科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接着,聘请CIFA董事长Mau-rizioFerrari为中联重科副总裁兼中联CIFA混凝土机械管理公司总经理。中联重科的财务总监郑方定是美籍华人,曾在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任首席财务官。

  山河智能和三一重工的研究人员或高管中,同样有多名“老外”。

  三一重工在投资1亿欧元建德国生产基地前,就曾先后在印度、美国、南非等地投资,如今,三一集团已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建起了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不单是走出去收购兼并,占领市场,从长远战略发展看,应该是对全球资源的整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