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事
珠宝大王谢瑞麟的一生(2)
2009-05-26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595

  
  

    三度中招惨遭破产
  《狼来了》的故事中,牧羊人受过两次教训后不再上当,但谢瑞麟显然不与牧羊人同伙,因为他又经受到第三次的教训。在1997年6月,即金融危机前夕香港楼市接近顶峰时,谢瑞麟又斥资5亿元,向丽新集团购入尖沙咀宝勒巷的宝利商业大厦,另外他参与的多项股票投资也宣告失利。于是,在1997/1998年度,集团的负债升上最高位,金额达13.4亿元,负债比率升至自1992年以来的最高点,达100%。
  虽然因盲目投资周身债务,但当时香港不少资深珠宝业人士表示,谢瑞麟本人在珠宝业内,仍享有崇高的地位,许多珠宝的原料供应商及行家都支持他,一直以来,行内没有听过谢瑞麟有“不找数”(不还钱)的事。
  当然,对于公司谢氏却早已作好安排。2000年3月破产前夕,他将上市公司谢瑞麟珠宝的控股权,转移给长子谢达峰,因此公司业务在他破产后仍能照常运转。由于过程中谢氏家族延迟了两个月向公众公布,公司还曾被香港证监会检控处以罚款。
  借自助游“咸鱼翻生”
  破产后的谢瑞麟一度消沉,他曾自称“破产是我一生中事业污点”。他在破产初期,经常失眠,整个人都失去光彩,“感觉无面目见人”。
  然而从2003年开始的“自助游”,给香港的首饰业带来了新机遇。“自助游”自2003年7月推出以来,一年内就有超过260万内地客到港旅游,为香港提供约144亿元旅游收入,而其中香港的珠宝业就大为受惠。不少内地豪客在淡市中大手扫货,购买几万元钻戒都面不改容,简直支撑“半边天”。谢瑞麟公司依靠与旅行社合作,生意也蒸蒸日上。仅去年营业额就达4.7亿港元,成绩喜人。
  在大的形势鼓舞下,破产后的谢瑞麟本人,也开始积极与债权人斡旋谈判。据专家分析,即使谢不提出债务重组,他为期4年的破产令,也会很快解除。届时,若无人申请延长他的破产期,谢便无需继续还债。但他认为“我欠人钱,有生之年都要还”,故选择以“个人自愿安排”方式解决事件,此方法可将曾经破产的纪录“彻底清除”。
  谢于过去4年,一直与债权人商讨还款方案,直至3个月前,双方最终达成共识,谢只需偿还其总债项的百分之六,即1380多万,所有债务可以一笔勾销。最终他在破产令到期前22天一举“洗底”。另外谢还多次强调,珠宝行业最讲诚信,因此即使破产令已正式解除,他仍会积极想办法还清全部欠款。
  回复自由身后的谢瑞麟透露,破产后他一直出任公司珠宝顾问,仍然坚持返回公司上班。当被问及会否返回谢瑞麟珠宝大展拳脚、重新担任董事等职务,他则大卖关子,表示等候公司公布。不过,“谢瑞麟”的接班人、现任公司主席谢达峰早前曾向传媒透露,谢瑞麟解除破产令后,将不会重掌集团主席一职。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