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目前的问题是暂时的、阶段性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预计2010年、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将分别为17.17% 和10.31%,远远高于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平均增长率。加上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基数较低,规模庞大的经济建设尚 处于发展阶段,诸多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水电建设等重大项目,特别是跨世纪的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宏伟气魄,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东西南北资源大调度,这些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市场基础。铁路和公路建设,电力和水利工程建设,当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国家相关部门都已经列出了大规划。从长期趋势来看,工程机械行业依旧前景光明。
1.1 铁路、公路建设
近年国家对铁路、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空前。国家交通部规划2030年以前要建成国家级高速公路8万多公里,各省计划报送总里数为13万公里。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路、水泥路的目标,到2007年 以前将建设总规模32万多公里的农村公路,这将有效拉动路面设备、混凝土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这些公路建设项目中,工程机械行业可以有作为的项目有:骨架工程和农村工程;发达地区的公路养护、抢修工程;已建成的省级公路及国道改造工程。估计未来几年每年用于农村公路 建设的机械设备采购总量将达50亿-80亿元人民币,同时路面 维护设备的市场需求也有望大幅增长。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要达到10万公里,展示了未来几年内保持高强度投入的美好前景,而且这些工程项目都是传统 工程机械(土石方机械、筑养路机械、混凝土机械等)的需求大户。
1.2 城镇化建设
国家近年投资1500多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底-2010年)、5260亿元的西电东送工程 (2001年-2010年)、260亿元的青藏铁路工程(2001年-2007年)等 重大项目都将在2005年及以后进入建设高峰期,另外北京2008 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总投资约2800亿元,其中约64%将投向基 础设施和场馆建设。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及世博场馆建设都将有力拉动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61.7亿元,其中中 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50.4亿元,基金(地方)8.1亿元,贷款3.2 亿元。截至2005年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总投资的55%,其中东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累计完成土石方3990万方,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总土石方量的59%;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51万方,占在建设计单元项目混凝土总量的43%。
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2005年南水北调东、中线 一期的重点工程将陆续开工,从而形成过千亿元的投资规模。中线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和穿黄隧洞将在今年汛期来临前开工建设;京石段漕河渡槽工程,古运河枢纽和北京西四环暗涵工程,东线台儿庄、蔺家坝泵站即将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中线京石段北京惠南庄泵站等5项控制工程的初步设计已经批复,具备了开工条件。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在建项目完成投资70%左右,中线已开工项目完成50%的 投资额,预计开工项目可以按期或提前完成建设目标。
1.3 出口市场
产品出口也是拉动工程机械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例如在东 南亚一带工程机械市场非常大,今后这方面也将会快速增长。 2004年开始,印度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今后五年内,增幅将更加强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开拓印度市场最佳时期。
目前印度多采购美国、日本的产品,中国工程机械在性价比 上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加强售后服务及零配件供应,完全可以进一步打开印度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可及时了解印 度重点基建项目,掌握资讯,有的放矢地进入印度市场。近几年印度每年工程机械设备销售额在15亿~20亿美元,年增长率20%~30%。目前印度商品混凝土使用率不足1%,未来5年使用量将以30%的速度增长,因此混凝土输送设备市场潜力大。混凝土输送设备市场80%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竞争激烈,以低 端产品为主(约占70%),但对高端产品需求有所增加。筑路设备 市场容量很大,销售机会多。印度政府将基建作为经济发展重点 之一,仅国道“梦想工程”就需耗资120亿美元。今后5至8年, 除国道建设外,邦级道路每年投资11亿美元及农村公路建设、筑 路设备市场广阔,对起重机、电梯、物料输送设备、重载运输工具的需求将有一定增长。目前起重机市场容量约为1亿美元,物料输送设备市场容量约为3亿美元。
据印度工业联合会(CII)介绍,印度已认识到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经济发展,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加快基建步伐。印度政府未来10年发展计划中,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在印度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方面,中国竞争优势明显,具备了在印承揽项目的条件和资质。今后五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开拓印度市场最佳时期。把握印度市场商机,不失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应 对宏观调控影响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应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在印度的投资。
我们预测,在今后5至10年内,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年均增长幅度仍将保持在两位数,预计2010年总产值将达到1500亿人民币,2020年将突破4000亿人民币,届时占世界工程机械总产 值分别达到11%和17%。从中长期的角度,我们仍然看好挖掘机、商品混凝土机械、装载机、叉车和电梯等的(准)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
2 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不断攀升,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常林集团、桂柳工、三一重工、厦门工程等国内企业市场份 额纷纷创出新高,卡特彼勒、小松、沃尔沃等国际工程机械巨头也来争夺中国市场的份额,整个行业非常“热闹”,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从2004年4月 开始,由于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紧缩银根使一些工程机械企业的资金出现短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首次出现了滑 坡,尽管到2004年9月以后有缓慢的回升,但这种回升对市场徘 徊的影响微乎其微。
由于工程机械行业的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基本上呈正相关的关系,加上混凝土机械等机种价位普遍较高,对信贷的依赖性较强,2005年国家执行中性偏紧的宏观政策,钢材等原材料和石油等能源价格高企,加息等重大事件更是推迟了行业的 复苏,造成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工程机械行业短期难以 有所改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有很多企业出现了限产压库和亏损。此次宏观调控不仅使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暴露 出来,同样也使工程机械行业本身和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加显露出来。
2.1 体制痼疾尚未理顺
作为竞争性行业,国内大多数工程机械企业还是国有或国有 控股企业,产权制度的制约、体制落后、机制不活造成企业内部难于应变,决策缓慢,遇到市场发生变化时调整困难。在这次宏 观调控到来之时,很多外资和民营企业闻风而动,裁员、压库、节 支以度过“严冬”,而国企就难以操作,与外资和民营企业相比缺乏市场危机感。
哈尔滨一家企业引进1亿多元资金实行股份制改造,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企业仍延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后来,组建了集团,按要求集团与股份公司人、财、物三分离,实际上一个分离都没有。由此发生的内耗比 原来厉害多了,职工们发牢骚说,改制前企业蒸蒸日上,改制 后反倒“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公司一位知情人士毫不隐 讳地说:“我们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集团、股份 公司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人兼,集团、股份公司部分领导交叉兼职,集团党委常委会与董事会重叠等。这种形似公司制的体制比 ‘工厂制’弊病更大,使集团干预起企业来比政府部门还要直接方 便,需要用什么名义就用什么名义,而且容易给越权行为和错误 决策披上合乎程序的外衣。比如,股份公司下属子公司领导干部的任免按规定应由股份公司董事会商议决定,而实际上在我们集团是由集团党委常委会说了算,股份公司只是履行应有程序而已。”
体制改革最大的困难还不在这里。一家企业老总说,国企改制本身并不难,最难的是职工的思想能否跟得上企业改制的步伐,假如职工思想尚未实现“改制”,企业即使改制了发展也会受阻。某公司破产后组建起来的股份制企业,返聘了260名原厂职工。新企业采取了新机制,可这些原厂职工的思想还是旧的那一套。公司在一项省重点工程施工中,由于自家焊工不擅长二氧化碳保护焊,为保证工程质量外聘了一些焊工。这一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却使公司职工心理遭受了莫大的打击,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外聘人员制造麻烦,使其无法正常工作。有一些老职工还 拿来等级证书一扔,说凭啥不让自己人干。
国企职工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优越感在改制过程中变成了强烈的自卑感,心理极其脆弱。某私企出资金组建了一个股份制企业,私企老板成了新公司董事长。这名私企老板把制氧机厂一名工程师安排到自家企业接受培训,一次当他发现接受培训的工程师操作计算机速度过慢,而且连续20小时没搞出“东西”时, 禁不住批评了几句。工程师竟不堪其“辱”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拿回一张驽冲进私企老板办公室,当时私企老板的妻子在场, 上前阻拦竟被驽上的箭射中了腿,造成终身残疾。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产品结构调整缺乏前瞻性,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产品一方面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产品质量在耐久性及可靠性上与外资产品难以竞争。尤其是 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在行业高增长期进行投资,市场大幅下滑后, 经营成本大幅上升,造成企业资金沉淀,增加了企业风险。有些企业遭遇到宏观调控的市场寒流,显得不堪一击。去年市场需 求持续增长的预期也使企业存货大量增加,大量的存货不仅加大了企业本身的资金压力,也使得工厂开工不足,导致新建项目闲 置,企业人才开始流失<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