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了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裁定中国胜诉。此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起诉欧盟中首次获得胜诉的重大案件。这一判决将进一步阻挠欧盟实施反倾销举措,迫使欧盟修订相关贸易法规。然而,还来不及畅饮庆功酒的中国汽车紧固件业,近期却又陷入“质量门”。
近日,上海某汽车紧固件企业因在产品交付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客户误工,客户向其索赔1000多万元人民币。据了解,该客户为美国某知名汽车制造商,对于质量要求颇高,在交付过程中查出产品质量不合格,于是根据合同规定要求赔偿,赔偿金额为每分钟200美元,算足七天,合计人民币1000多万元。
无独有偶。近日从山东某汽车紧固件企业传来消息,该公司因螺栓质量出现问题,遭到客户巨额索赔,损失惨重。另外,也有一些企业则因产品生锈而遭到客户索赔。某紧固件企业去年2月份出口了一批达克罗螺栓到国外,到今年2月份,客户才开箱使用,却发现螺栓已经生锈了,于是以现场照片作证,要求企业赔偿。该公司一时无法去国外现场核实,为此苦恼不已。
据了解,近年来紧固件业界发生的类似案例不胜枚举。面对索赔,大多企业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其实不难发现,这些事件有着两大共通点:其一,索赔金额占合同金额比重高,俗称“单子虽小,索赔事大”;其二,紧固件企业由于缺乏过硬的技术知识导致在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申诉无门,不少中国紧固件企业因为质量问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虽是紧固件大国,但绝非紧固件强国。当前不少企业仍处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存在规模较小,缺乏专业人才、品牌和核心技术等问题,再加上不大注重技术条件的谈判,从而导致企业屡陷质量门,索赔现象时有发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索赔事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使我们在国际贸易争端中胜诉,但不等于万事大吉;企业在大力开发海外市场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产品的质量问题。紧固件企业该如何更快地提高产品质量?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中国紧固件企业普遍缺乏质量意识的情况下,促进技术革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无疑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基本手段,企业应当将其作为一个长期发展和密切关注的项目来经营,防患索赔事件再次上演,从而抢占产业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