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成都被确定“国家中心城市” 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 发力轨道交通建设
2016-08-08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231

7月31日,随着成都地铁3号线开通,成都地铁运营里程达108公里。这是自2010年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6年间成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数首次“破百”。

而根据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规划,未来成都共规划了39条线路,总规模约2370公里。

成都在轨道交通上的发力,不仅是体现在不断攀升的铁路运营里程方面,成都正在逐步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研发基地——成都大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使工业经济在未来十年里挤进全国第一方阵。其中,轨道交通产业作为突出发展产业,将构建千亿产业链。

成都轨道交通远谋

成都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正通过提升和完善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对外交往中心、文创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对成都而言,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不仅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是实现该市工业转型和产值倍增的中坚力量。

清科集团总经理林婉婷在5月的一次“菁蓉汇”活动上表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是一个新的蓝海,蕴含着巨大投资机会,“而成都拥有巨大的本地市场、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以及集群效应凸显的产业链,这些优势可以让成都有潜力成为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就目前成都市的工业经济而言,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霞认为,“轨道交通对成都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将改变未来的城市空间形态,同时还会催生出新的有潜力的开放区域和新的商业业态,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也是一个改善,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

到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500公里,2015年底这一数据仅仅是88公里,投资空间巨大的同时,轨道交通建设还可以给其他相关行业带来间接的增长点,所以短期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投资效益是很明显的。她认为,轨道交通项目亦会在中长期内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全面提升成都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

因此2016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成都“十三五”时期的突出发展产业,同时成都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轨道交通加密成网,到2020年,成都地铁(含轻轨)运营里程500公里,在建里程150公里以上。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亦称:“轨道交通产业是成都市确定的五大突出发展产业之一,为成都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具有话语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转型倍增的中坚力量。”

“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全面提升蓉欧快铁开行数量和质量。”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在6月18日谈及蓉欧快铁时称。

蓉欧快铁,是指成都经新疆出境抵达波兰罗兹的一条中欧班列货运铁路线,这是和城市轨道交通并举的另一项重大产业。

蓉欧快铁将在2015年全年开行103列的基础上,在今年开行往返班列365列,力争开行400列,年底实现每天一列双向对开。并且,加大推进与DELL、联想、TCL、飞利浦、莫仕连接器、中兴通讯(000063)等重点企业战略合作,提升班列重载率。

全产业链发展策略

2013年,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发明人ElonMusk提出被称为“胶囊高铁”的超级高铁计划,该项目的动力供应采用的是磁悬浮技术。整台梭子处于一个几乎没有摩擦力的环境中,以某种炮弹装置发射出去,无间断地驶往目的地,时速可达到1200公里。

而ElonMusk的设想,已经在西南交大变为现实。作为国内研究轨道交通的顶尖学校,西南交大自主研发的超导磁浮交通技术,堪称中国的“胶囊高铁”,将真空管道与超导磁浮技术相结合,为未来时速600-1000公里的高速轨道交通提供了解决方案。

而西南交大仅仅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上学校科研实力的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陈光认为,成都地域内具备研究设计、教育咨询、装备制造、土建工程、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

如在轨道交通的装备制造方面,根据成都市出台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成都将打造轨道交通产业“一总部两基地”的空间布局,形成科研、设计、施工、制造、运维的全产业链条。

“一总部”是指金牛轨道交通研发设计总部,“两基地”即新津轨道交通及新材料产业基地、新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资料显示,成都现有轨道交通规模以上企业9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2015年,全产业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614亿元,运营服务68亿元,装备制造业83亿元。

根据规划,未来3到5年内,这里将集聚300家轨道交通高科技企业,汇集3万余高端人才,创造约300亿产值,打造成为国家级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和西部轨道交通硅谷。

成都对轨道交通的打造,亦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今年2月开始,成都市正式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工作,编制《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瞄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重新梳理规划定位和发展指标。

根据规划,未来全域成都将有39条地铁,总里程超过2370公里。对此,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处处长张惜秒说,随着各线网的逐步建成和加密,中心城区、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的线网密度将达到1公里/平方公里,达到东京、纽约等国际一流城市水平。

千亿产值的驱动

成都市在致力于发展轨道交通的另一个因素,是发现了巨大的产值潜力。

事实上,就目前现状观察,“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预计总投资将达到3300亿元,以此计算,仅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就将达到1000亿元,加之省内各市州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情空前,当前成都市的产值规模显然不足以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未来全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潜力在西部地区,而成都市产业资源在整个西部地区独树一帜,设计产能超过4000辆/年,可覆盖约400-5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需求。

成都市编制发布的《成都制造2025规划》和《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将轨道交通产业作为突出发展产业,结合城市化进程的需求,走全产业链、差异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行业引领、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到2025年,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达到1000亿元以上,整车制造能力4000辆以上。

在蓉欧快铁将一批批中国造货物送往欧洲的同时,也将轨道交通的技术向国外输出。如2015年6月,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就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式签约。该项目合同金额约24亿元人民币,系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成都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

成都认为,“作为拥有千万人口、万亿经济总量的中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双加速时期,既有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机会,更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很强的区域辐射能力。”

对于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发展,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成都地铁总设计师张海波称:“成都轨道交通产业起步虽未走在前列,但发展速度却是迅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成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上深之后的第四大轨道城市。”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