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40年,上海作为高效协作的门户枢纽,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的国际客运比例将从31.5%提升到40%。拥有更加畅达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市民人均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从近45钟降低到40分钟。加强轨道交通的出行分担率,轨道站点10分钟覆盖率可达60%。”9月10日,主题为“城市交通与绿色出行”的上海2040系列专题讲座上,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陈小鸿教授这样描述。
重构市域公共交通骨架
“30年前讲上海,其实讲的都是上海的市中心。以往我们从四平路上的同济大学到人民广场,都说是到上海去。如今,上海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短短30年内,通过快速发展和集中建设,已经形成了枢纽型、功能性和网络化的城市交通系统。”陈小鸿透露,目前上海市域交通网络强而枢纽弱,轨道层次单一,可达性不均衡,“以人民广场这一枢纽为例,大家第一感觉就是拥挤。我们虽然已经建成了近600公里的轨道长度,但对于郊区的服务是不够的,郊区到中心城的耗时还是较长。”
在整体层面上,上海将重构市域公共交通骨架,实现“三个1000公里以上”轨道网络,形成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轨道交通层次,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上海市域1小时交通出行圈。据陈小鸿介绍,“将来在上海市域范围内,人口达到10万规模的新市镇,轨道交通基本达到全覆盖。新城与中心城枢纽之间,轨道交通的出行时间缩短到40分钟以内。除4号线以外,新的轨道交通环线将使外围地区的市民更加便捷地到达核心城区的各个地方,像张江、金桥这样的新城市副中心也会有更加丰富的轨道交通联系。”
轨交站10分钟覆盖率60%
到2040年,市民上下班用在路途上的人均通勤时间从近45钟降低到40分钟。
陈小鸿说:“市民出行方式将更加丰富多元,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更少。用省下的时间和亲朋好友多多交流,喝喝咖啡放松心情,我们的生活会更有品质。”畅达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离不开轨道交通,“我们目前10分钟能够到达轨交站点的地区,就全市而言,还不到三分之一。”到2040年,全市轨道交通网络密度将翻一倍,线网长度从0.55km/k㎡增长至1.1km/k㎡,能够使60%地区在10分钟内就能够到达轨交站点。
新一轮规划依托轨交网
“在城市建设的空间管理上,要有更强的制约。所以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增加的建筑、岗位和居住点都要和轨道交通的站点有着很好的结合。”陈小鸿指出,新一轮的规划将依托轨道交通网络,调整主城片区用地布局,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实现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覆盖60%以上的人口和岗位,公共交通占通勤出行的40%以上,“这样的发展模式将使上海有限的建设用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能效,也让居住和就业的人们获得更加便利的轨道交通的服务。”
慢行设施总量只增不减
新一轮规划提出,在新城和主城区之间预控快速通道,构建近沪地区一体化路网;在新城与周边城镇,建立以新城为核心的城镇圈快速路系统;在新城内部发展适宜公交和慢行出行的高密度路网。
将路权重新配置,陈小鸿说:“很多市民都提到,能不能把路更多的让‘人’来使用。例如摩拜单车,它已经成为上海绿色出行的名片之一,有了新技术的公共自行车,那有没有足够安全、舒适的步行和骑行空间?这就要对现有道路重新来分配路权。”陈小鸿强调主城区在完善道路网络功能的过程中,要把公交优先,慢行改善作为根本原则来重新分配道路空间和资源。“我们会全面优化公交专用道的网络建设,慢行设施的总量将只增不减,绝对不会牺牲行人和骑行人的空间来满足更多机动车的通行要求。”
将建2000公里以上绿道
陈小鸿指出,新一轮规划将建设2000公里以上的绿道系统,“这些绿道系统要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中,需要和交通系统紧密衔接甚至叠合在一起。”一是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行网络的连续性和功能性。二是营造高品质慢行交通环境,完善“B+R”(自行车停车和轨道交通相衔接)和共享自行车系统。三是进一步优化生活圈慢行交通组织,鼓励结合公交枢纽设置公共活动中心,以慢行交通为优先,形成低碳环保的交通环境。“类似黄浦江东西岸滨江的行人与骑行为主体,集休闲和健身为一体的专用通道,以及小陆家嘴地区的步行高架,将会在更多区域加以复制加以推广。”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