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 河北重在调整产业结构
2017-06-05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4977

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从经济增长分析,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使京津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

北京要成为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北京若能成功迎接这一挑战,需要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作为基础。特别是在创新引领方面,如何集聚首都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形成能够释放人们创新潜能的体制和制度优势至为关键。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9个年头。39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功不可没。但与以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相比,京津冀的地位似乎有些尴尬。虽然改革开放至今,这一区域也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在全国的影响力,似乎有不小差距。20世纪八十年代,“珠三角”是中国经济的引擎和火车头。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长三角”迅速崛起,自此取代了“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和火车头,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珠三角”的作用虽然自九十年代初期被“长三角”取代,但仍然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

导致京津冀地位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略定位缺乏统筹,这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功能布局不够合理,三地发展定位衔接不够,京津部分功能交叉,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竞争;城镇体系结构失衡,京津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弱小;产业布局缺乏统筹,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产业链;京津冀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尤其是工业与制造业企业,在京郊、天津和河北都广泛分布,缺乏有效协调。

为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京津冀三地整体功能做了定位。这就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作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从经济增长分析,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使京津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

设立雄安新区

有利于整体功能发挥

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有利于形成一个创新高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其发展定位与上述功能高度契合,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整体功能定位作用的发挥。

(一)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

从近三年的经济增长看,京津冀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位次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在下降。2014年,京津冀三地的GDP总量达到了6.6万亿元,占全国的10.4%。2015年,京津冀三地的生产总值合计为6.9万亿,比重下降到全国的10.2%,下降了两个千分点。2016年,三地加在一起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02%,较之2015年又下降了近两个千分点。

京津冀地区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河北经济持续下滑密切相关。河北由于去产能、调结构任务重,在全国的位次持续下滑,连续两年先后被四川、湖北超过。2016年,河北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8%,虽然高于全国6.7%的经济增速,但在全国31省市区中列倒数第五位,2015年也是倒数第五位。由于经济增长的持续下滑,河北在全国的位次也持续下滑,目前已经下降到第八位。而雄安新区的设立,通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在中国经济版图地位。

(二)有利于推进创新发展和引领型发展

引领型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当前的国际舞台上,科技引领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对北京提出新的城市定位,明确北京要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要让北京成为全球舞台上中国科技引领的重要节点,这实际上是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现有的表现与这一定位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借助北京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发挥市场优势和创新体制优势,形成具有创新优势的新型特区,成为一个新的创新节点,推动创新发展和引领型发展。

雄安新区建设,拟打造成为中国的创新高地,中国的“硅谷”。这是一个大战略,会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阶段。如果说,深圳特区的国家使命是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充当了窗口和桥梁的作用。那么浦东新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发展金融和国际化,而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并使之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水平一流。2015年,北京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为6.01%,居全国第一。但北京的问题是,北京虽然有中国最好的大学、科研院所、科研人才,但是太拥挤,缺少转化空间。有了雄安新区,就把北京的整体功能激活了,盘活了,也把整个京津冀一盘棋激活了,这个起步区的100平方公里可以把北京科技、文化、人才和国际化的优势聚集起来,在京津冀形成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现代服务中心,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中国的“硅谷”。

(三)有利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全球目前有6个世界级城市群,包括美国纽约、芝加哥、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和中国上海为中心的世界六大城市群。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从地缘上看,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一体两翼”的北京空间优化新格局,以利于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将形成京津冀的三足鼎立,并有助于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的形成。

三地的各自功能定位

《规划纲要》同时对三地功能做了定位。这是与整体功能定位高度互应的。《规划纲要》对北京的定位是“四个中心”。其中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城市的新定位。党的18届5中全会提出的“引领型”发展,使人们对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有了新期待,这对北京也是巨大压力和挑战。即北京要成为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北京若能成功迎接这一挑战,需要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作为基础。特别是在创新引领方面,如何集聚首都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形成能够释放人们创新潜能的体制和制度优势至为关键。

《规划纲要》对天津的定位是,天津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这其中,与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相互应的是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国制造曾经在全球铺天盖地,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低迷和外贸持续下滑,中国制造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再续辉煌,需要对中国制造进行升级,提高其科技含量和原创水平。而这需要北京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研发支持,共同打造天津作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这对天津也是压力和挑战。这需要天津能够主动迎接挑战,把压力变成动力,在天津原有的制造业基础上打造中国智造,为《中国制造2025》率先示范,并利用国际航运核心区的优势,走向国际市场,着力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进而再创中国制造辉煌。

《规划纲要》对河北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这其中,全国转型升级试验区,是与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相互应的。

河北重在调整产业结构

2016年,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河北,11.0:47.3:41.7;天津,1.2:44.8:54;北京,0.5:19.2:80.3;全国,8.6:39.8:51.6。

如果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0%作为判定是否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标志,那河北则仍处于向工业化中期迈进阶段。天津和全国数字接近,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但天津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远低于全国,由于天津制造业发展有雄厚基础,因而天津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而北京第三产业比重80.3%比全国的51.6%高出28.7%,说明北京的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远远走在全国前列,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即信息化社会。

京津冀三地,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三地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特别是河北,由于产业结构粗放,面临两期叠加,即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环境治理攻坚期,其增长速度放缓,进而导致京津冀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位置下降。

河北作为京津冀主要区域,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发展,重点是如何调整河北产业结构。以下三个方面,应当是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河北传统产业比重高。调整并不是意味着彻底消除这些产业,而是在降低传统产业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2016年河北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虽增长1.4%,但增长幅度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在降低增速的同时,应当着力提升传统行业的质量。例如,河北作为钢铁产业大省,应当将钢铁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产品转型的主攻方向,提升钢铁产品结构层次和高技术含量,提供高技术层次的钢铁产品的供给。同时加大对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改造。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打造行业发展局部强势。

(三)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河北服务业增长速度在提升。2016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3.5%、4.9%和9.9%。由于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第三产业占比也在迅速提升。2016年河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应当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上做文章,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例如,现代物流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应当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构建京津冀一体、沿海腹地互动、国内外联通的现代物流体系。同时积极承接京津、东南沿海和海外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加快形成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势。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