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一季度,国内钢铁行业呈现了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产量增长,出口增加,但由于进口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钢铁行业出现了效益明显下降的局面。
根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生产生铁1.95亿吨,同比增长9.29%,生产粗钢2.31亿吨,同比增长9.92%,生产钢材2.69亿吨,同比增长10.82%。
中钢协指出,非会员企业产量增幅远高于会员企业增幅。其中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生产生铁1.57亿吨,同比增长6.94%,生产粗钢1.73亿吨,同比增长7.31%,生产钢材1.61亿吨,同比增长5.99%。非会员企业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增幅分别为20.34%、18.58%和18.96%。
钢材出口方面则是连续三年下降后的首次增加。一季度,全国出口钢材1703万吨,同比增长12.6%;进口钢材290万吨,同比下降16.1%。全国净出口钢材1413万吨,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472万吨,同比增加256万吨。
价格方面,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9.69点,比年初上升2.57点,升幅2.4%。一季度,CSPI综合价格指数平均为107.88点,同比下降4.43%。其中长材价格指数平均为113.62点,同比下降2.95%;板材价格指数104.29点,同比下降5.85%,板材降幅大于长材。
中钢协指出,钢材价格在去年11月快速下跌,自今年1月下旬开始企稳缓慢回升,目前仍与前期高点差距较大。
钢铁企业效益则明显下降。一季度,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685亿元,同比增长12.81%;销售成本8774亿元,同比增长18.18%,成本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实现利润总额375亿元,同比下降30.2%。
中钢协指出,总体看,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基本平稳,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能扩张的风险仍然存在,值得全行业高度警惕。一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产能扩张的冲动、“地条钢”想死灰复燃、部分企业上电炉的意愿很强,如果再出现新一轮产能严重过剩,不仅会影响到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二是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势必透支后期钢铁需求。一季度GDP增长6.4%,而粗钢产量同比增长9.92%。今年我国GDP增长目标是6%-6.5%,低于去年实际增速。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GDP对钢铁需求强度也在逐渐下降,一季度钢铁需求的高增长难以持续。另外,非会员企业产量增幅远高于会员企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集中度的提高。
三是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挤压钢企利润空间。一季度,进口铁矿石价格从60多美元/吨一路上涨到90多美元/吨,国产矿价格也相应提高,带来钢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煤炭、焦炭、废钢以及铁合金等原辅料价格也一直处于高位,致使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下降。
同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经过三年来化解过剩产能和取缔“地条钢”工作取得实效,钢铁行业经营环境和经济效益都有显著改善。中钢协指出,金融机构不应再将钢铁行业列为限制贷款类行业,应该坚决贯彻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
四是环保政策实施还不够科学合理,未充分体现奖优罚劣。中钢协指出,目前一些企业的环保运行成本已经超过了吨钢200元,但是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着环保执法不加区别的“一刀切”现象,难以体现奖优罚劣的政策取向。
中钢协还认为,个别地区频繁的限产限运政策不仅大幅增加钢铁企业运行成本,影响环保设备运行效果,还会导致安全隐患增多。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