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工业大院变身公园 四年,不一样的“蓝绿交织”
2020-09-21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人气: 3275
  日前,记者来到即将开放的大兴区瀛海镇安南湿地环保主题公园。门口宣传栏,两张航拍图记录着这个公园的“前世今生”:第一张图拍摄于2017年,画面上密密麻麻的蓝,是工业大院的彩钢房顶,星星点点的绿,则是为数不多的植被;第二张图拍摄于2020年,湖水和树林构成了碧水绕林的大美图景,大片的花海衬托出这里的好生态。


不一样的“蓝绿交响曲”,正是这处面积37.87公顷土地的喜人变化——从工业大院到湿地公园。四年之间,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亲历整个拆除和建设过程的邓剑,带记者沿步道走向“蓝绿相交”的湖边地带。


“为了保住这座‘地标’,建设方前后修改了4次设计图。”走着走着,邓剑在3棵高大粗壮的老杨树跟前停了下来,“多年前,以3棵杨树为中心,分布着上百家服装加工型作坊,周围的胡同就像迷宫一样。”同行的设计师掏出一张三年前在杨树下拍摄的照片,隔着屏幕,似乎仍能体会到私搭乱建引发的无序,闻到污水横流带来的异味。照片移开,如今包围着杨树的,是绿林、花海和湖泊,更有十几种野鸟为伴。


在这处公园里,被留下的可不仅仅有3棵杨树。来此游玩的市民会惊喜地发现,公园的步道有些不同——铺的都是红砖,蹲下来看看,大多有使用过的岁月痕迹。公园步道铺设的红砖总共39.6万块,全部是瀛海镇拆除工业大院时收集上来的。


微地形小山坡上,草坪犹如地毯,野花正随风摇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些生长旺盛的植被下2米的位置,是3690方骨料,全部来自于拆除瀛海工业大院所产生的建筑垃圾,通过破碎和无害化处理制成。此外,公园全部4400米路缘石,也都由再生水泥制成。


提到这项环保工作,邓剑按捺不住兴奋,快步登上一处小山坡说,“大兴区引进了可移动的建筑垃圾无公害处理设备,就建在这儿,砖头瓦块、水泥碎石经过处理,制成大小不一的再生骨料,就地利用到公园建设中。”


当年安放建筑垃圾无公害处理设备的地方,如今被设计成了一处“地形剖面”,向游人展示再生骨料的堆放层次。记者看到,剖面可以分为4层渗水层,由再生碎石层至透水混凝土层,骨料由粗到细堆放。这样的设计来源于“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雨时,雨水不会在地面停留,而是迅速透过路面,在层层下渗中得到净化并涵养地下水,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


来到公园北部,记者本想着更靠近水面,拍更多美图,却被工作人员拦下。原因是,此处的前置塘、潜流湿地区和表流湿地岛屿被定为限制游览区,为的是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历史上,瀛海地区附近的新凤河污染严重,曾被判定为黑臭水体。工业大院拆除后,为还新凤河一湾碧水,安南湿地环保主题公园被定位为瀛海地区的“大海绵”,承担着收集和净化地区面源污染的任务。


记者来到公园的自动化控制中心,通过监控设备看到了限制游览区的样貌。一个个人工池塘,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湿地填料的吸附、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削减污染,从而稳定河道水质、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健康。此外,公园入水口和出水口还安装有污染物检测设备,24小时运行,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大兴区水务局和大兴区生态环境局。游园路线上设置了多种形式的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和互动设施,还开发了针对大人和儿童的环保教育课程,公园开放后,将成为一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来源: 北京日报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